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明代由欧洲传教士携带进入中国的油画,如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油画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近年,“文革”时期的一些收藏品渐渐热起来,油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01 笔触细腻画面饱含感情
近日,我们在老城区建安门见到了收藏爱好者王先生收藏的部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油画。他收藏的这几幅油画时代特征非常明显:画面中主体人物形象多是手臂上带着“红卫兵”字样的袖章,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手里捧着红宝书,每幅画的背景比较多变,有的是在天安门前(如图①、图②),有的是在野外的石头旁。
王先生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各地学生大串联,很多学生坐火车到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接见。红袖章、黄军帽、纪念章都是当时非常时髦的打扮。这些画都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他收藏的油画大的有90厘米高、60厘米宽,小的有70厘米高、50厘米宽,部分画作上还留有作者名字和创作时间,其中一幅油画的右下角写着“李玉昌1968年”。
从这些油画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当时人物身上具备的鲜明时代特征,画作本身也别具特色。构图饱满,色彩明快,看似单纯、直接的画面,却饱含了创作者丰富的感情。王先生指着其中一幅落款是“刘春华”的油画作品说:“这个人物面部的笔触非常细腻,眼神刻画很到位。”(如图③)
02 富有历史价值拍卖价格高
著名油画《开国大典》《血衣》《毛主席去安源》等作品大家比较熟悉,那些反映特殊时期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任务的作品不仅在普通人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拍卖市场也扛起了大旗。早在1995年,《毛主席去安源》便以605万元创下了当时国内油画拍卖的纪录;2005年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又以1012万元再创天价,被一位欧洲藏家买走,显示了新中国美术作品在藏家眼中的独特魅力。沈嘉蔚《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2009年春以795万元拍出。
王先生收藏的油画大概有一百多幅,都是当年他在北京上学时从北京的美术院校购得。他年轻时开始搞收藏,在北京上学时特别喜欢美术,经常会去中央美院等美术院校转转,每逢看到有喜欢的作品就买下来,当时他买一幅油画“大概几毛钱,贵一点的也不到两块钱”。如今,他收藏的这些画作已经升值,市场价格每幅大约要2万元。
当时2元钱购买的油画如今升值到2万元,很多熟悉他的人都感叹王先生很有眼光。而他说,收藏最重要的是能从收藏过程中获得乐趣,学到很多的知识,尤其是每当看到这些油画作品,都会回忆起当年那段让人难忘的历史。
03 有升值空间潜力大
“文革”时期的油画作品,都很好地展现了当时人们的衣着、工作、生活和精神面貌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洛阳市文玩收藏协会副主任常洪周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油画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不可再生性,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一直都格外受宠,越来越受到藏家们的珍视。那时的油画作品主题性很强,虽然当时的创作条件并不好,但是创作者精力旺盛、热情高涨,许多油画作品都成为了当年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品,很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常洪周说,从2005年开始,“文革”收藏开始热起来。油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像那段时期的瓷器、连环画、邮票等也都是重要的收藏内容。早几年的时候,毛主席像章家家都有几枚,但很少有人想到要收藏这些东西,主要是大家的收藏意识还不强。如今,一枚普通的毛主席像章在古玩市场上也能卖到几百元钱。目前国内“文革”时期藏品价格趋势偏低,未来有可能呈现暴涨行情。
征集收藏线索
本刊现面向市民征集收藏线索,如果您有好的藏品,如果您有不同寻常的收藏经历,如果您在收藏中有别样的感悟,欢迎致电66778866、15838571329,或发送邮件至237318389@qq.com。我们将给您提供一个平台晒晒您的宝贝,讲讲您的收藏经,说说那些收藏中的酸甜苦辣。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