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荫道上只剩下我和钟爱华。钟爱华道:“怎么样?许大哥,我没撒谎吧?”我看着他:“药不然就算被抓,也是罪有应得,但你打算如何对付我?”
钟爱华笑道:“对付许大哥你就更简单了。”
话音刚落,林荫道另一侧又传来一阵脚步声。我看到有十来个男女,里面还有两个老外,他们脖子上挂着相机,手里拿着记录本,很快跑到我们两个人身边。
钟爱华指着我,对他们大声喊道:“各位,这边,在这呢,这位先生就是许愿。”
众人一阵惊呼,纷纷举起相机、打开闪光灯拍照起来,我有些不知所措想往后退,他们却不依不饶,一个个大着嗓门,提的问题一个比一个犀利。钟爱华凑到我跟前,拉着我的手,悄声问:“许大哥,感觉如何?”
我瞪着钟爱华,眼里几乎冒出火来。
这个混蛋,可真有手段!
忽然,一阵“大雨”从天而降,浇在我们所有人的头上,那些记者猝不及防,纷纷尖叫起来。钟爱华本来精心整理的分头被水浇得形象全无,显得非常狼狈。我比他也好不了多少,浑身被浇了个精湿。我摸了摸头发,发现这不是雨水,黏糊糊的,还有种难闻的气味,粘在头发上很难弄掉。
这时一个女生从博士楼的三层探出头来,不紧不慢地对下面说:“请你们不要在楼下大声喧哗。这次只是营养液,下次就泼浓硫酸了。”
我一抬头,看到戴海燕正俯瞰着我们。紧接着戴海燕又开口说:“许愿,你还不快上来睡觉?你再不上来,以后就不要来了。”戴海燕扔下一句话,就从窗台消失了。
我当机立断,拨开围在四周的记者,朝博士楼走去。
到了三楼戴海燕的寝室前,我敲了敲门,门开了。
“你为什么要帮我?”我局促不安地问道。
戴海燕说:“我不知道楼下刚才发生了什么,我也没兴趣知道。不过我若是不管,你明天就来不了了,我这个人最讨厌话说一半。如果你明天来不了,还不如干脆今晚把话一次说完。”
戴海燕开口道:“下午我说的,只是你在《清明上河图》流传版本说法上犯的低级错误。现在我要说的是,你对这幅画根本不了解。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来个小测试吧。我问你,《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清明指的是农历清明节,上河是指上坟。这幅画的主题是北宋汴梁市民过清明节时的汴河盛景。”我回答。
“错,大错特错。”戴海燕摇摇头。
“哪里不对?”我一愣。
戴海燕俯身下去,在一本书上翻到《清明上河图》的一页,把画页转向我面前,用右手食指指向画的最右侧。她指的位置,上面画着五头驴,每头驴的背上驮着两篓木炭,正被人牵着朝汴梁城走去。
戴海燕讥讽道:“农历清明,已是晚春时节,马上就是立夏。宋人冬季用炭取暖,夏天运炭进城去做什么?你再看这里。”
戴海燕又指向画面的中间,那里有几处酒家,酒幌飘扬,有三处酒幌上可以分辨出“新酒”二字,这大概就和现在的广告一样,标榜自己的酒是新品。
“新酒的意思,就是用刚熟的粮食酿成的。无论你酿酒的原料是高粱、小麦、糯米或是大米,清明节这些作物都还没成熟,哪来的新酒上市?”戴海燕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这……”
戴海燕没容我思考,又指向了画面上的第三处。这是画卷中的一座大拱桥,桥上熙熙攘攘,桥两侧都是商贩。
“那几个小摊贩的案上摆的是什么?”她问。
“切开一半的西瓜。”我回答。
“你说宋朝有没有大棚温室?能不能在清明节吃到西瓜?”戴海燕的目光犀利无比。
“那你说,清明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放弃辩解。
(摘自《古董局中局2:清明上河图之谜》 马伯庸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