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艺术节 |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治学之道,严谨为先。”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原轴一中,以下简称洛阳理工附中)校长杨康义说,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实践中,洛阳理工附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深化管理,落实细节,创新发展,追求卓越”为目标,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厚德敬业,崇尚卓越”的教风,“业精于勤,水滴石穿”的学风,让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为洛阳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 校本管理模式助推学校快速发展
洛阳理工附中始建于1965年,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名师荟萃、学风纯正,是一所“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著名高中。
作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该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保送资格学校、河南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学校、河南省绿色学校、河南省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
多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不断提高,本科上线人数由2000年的186人,增加到2013年的800余人。自1999年以来,先后有55名学生被保送到清华、中科大等名牌学府。
在杨康义的心目中,学校是一个舞台,老师和学生才是舞台上的主角。由于洛阳理工附中特殊的发展历程,在管理上,学校秉承并创新了企业管理文化,创建了“人本+制度”的校本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员的工作积极性。
校本管理模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潜能的良好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稳住队伍留住心”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为此,学校先后出台了多项措施,关心教职员生活,如教职员本人或其配偶、父母生病住院,校领导要前去慰问;教职员生日时,校领导会送上鲜花和蛋糕……
在评优评先上,学校实行“一碗水”端平政策,谁干得好,就多给谁荣誉。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到学校授课,或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
2 “QEL教学法”助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多年来,学校教师在不断汲取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自2007年至今,经过“单科摸索、试验”“学科内交流、学习、提高”“全校推广、完善”3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在“同题异教课”“全校每人一节公开课”“名师讲堂”等多种形式的基础上,学校归纳总结出了具有本校特色且深受师生喜爱的校本教研成果——“QEL(question experience level)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核心是,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基础能力进行培养,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即每节课的教学均由“课前问题导引”“课堂质疑讨论”“教学达标落实”“课后延伸强化”4个阶段组成,运用“学案导学”“问题探究”“小页训练”等多种方式,科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成果,让其能充分感受合作、探究、体验的过程,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QEL教学法”的有效实施,不但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升学成绩大幅提高,尤为可贵的是,这一方法得到了教育界同仁的广泛认可。目前,全市已有多所县级中学把洛阳理工附中定为自己的学习基地,多次到洛阳理工附中参观学习。近年来,贵州黎平、广西柳州、河北秦皇岛等地的学校也慕名而来,学习“QEL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并将这一方法带回当地学习推广。
3 “三自德育”
助推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杨康义说,由洛阳理工附中的“三自德育”管理模式,在助推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方面成效显著。
该模式以“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主完善”为中心内容,以“学生能说的,老师不说;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为原则,充分发挥了学生会、班干部、学生社团的作用,为学生搭建张扬个性的舞台,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其充分认识自我能力,优化自我行为,通过自定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研成长方法,自评成长效果,使之成为自主发展的真正主人。
通过“三自德育”管理模式,使班级管理实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良好局面。各班老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个性让其承担不同的管理责任,岗位虽小,但人人承担着责任,让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该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增强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了,真正做到了从他律到自律,从自律到自觉的转变,进而使每一个学生实现“做最好的自己”。
4 体育选项教学
助推学生强身健体
洛阳理工附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坚持体育选项教学,先后办了健美操、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选项班。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推进了学校体育项目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洛阳理工附中的体育教学成效显著,其中健美操、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等项目在我市晨光活动中,均表现出不俗的成绩。通过体育选项教学,使学校体育老师的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展示,该校体育老师的教学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省里和市里的奖励,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项体育人才,特别是自开展特长生训练以来,先后有近百名学生通过体育这个载体,被北京体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大学等名牌高校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