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北京“井底人”王秀青的生活受到媒体关注,多家单位愿为其提供工作机会,但王秀青没有答应,他称不想给人添麻烦。王秀青11岁的小儿子说:“平常上下学走在路上,看到井盖时就会想起来,我爸就是在那底下住着的。”(12月8日《新京报》)
因为“井下住人20年”的新闻蹿红网络,记者与民众一拨又一拨地来到这里,看一口又一口井,追寻“井底人”的“蛛丝马迹”。也因为媒体与公众的介入,据说北京多处住人地下井已经被封死。
他们想要“井底人”过上有尊严、有幸福指数的生活。他们解读“井下人生”的维度有很多:对社会救济的欲求、对家庭关爱的鼓呼、对城市管理的思考、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其实,跳脱上述传统的思维,我们还可从这个层面思考:如果我们的关爱并不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如果我们的救助只是把他们从井底驱出——封堵了地下井让其再花一元钱买小锯子“回家”,还不如做点看起来不那么一步到位的事。对他们来说,有时候获得宽容就是获得了最好的尊严。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称,我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36亿。“井下人生”固然不光彩,这一轮的曝光与整治,也能解救一部分、驱赶一部分“井底人”,但对于回不了家又融不进城市的更多人而言,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都可能继续成为他们寻常日子的“布景”。北京、伦敦或者纽约,哪个城市没有他们的影子呢?再繁华的香榭丽舍,也有与之相安无事的贩夫走卒。
面子上的禁绝,不过是一时好颜色,终究还是会有脂粉散去的时候。尊严或者幸福,就像公平与正义,无法绝对化,更无法一步登天。宽容那些“井下人生”,一方面,民间慈善固然可以雪中送炭,另一方面,更需要保障制度与救济制度及时出手。拉一把、送半程,哪怕不是那么完美,哪怕还有一些缺憾,总比推之门外、视而不见更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