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国务院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在公款吃喝越来越受到监督之时,大吃大喝也开始从地上转入地下。(12月10日央视)
大吃大喝,从来就不是嘴和胃的问题。新规能否管控住“舌尖上的腐败”?这个问题还是要辩证分析。
2013年11月19日,中央就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此前,反四风、反浪费的顶层设计也不少。效果当然很明显,但要说这是釜底抽薪还是扬汤止沸,恐怕还有纠结。
譬如,每次出台禁令或条例之后,总能看到或听到私密会所“敞开怀抱”继续给少数官员提供天价吃喝的舞台的新闻。《经济参考报》记者此前暗访发现,一家名为“乙十六商务会所”的餐饮企业,以私密、高端作为卖点,主要服务政商人士,竟将会所开到了北海公园、地坛公园内。尽管市民议论纷纷,公园管理人员却告诫记者:别报道了,曝光也没用。今年中秋前后,人民日报记者随地方纪委暗访,也坐实了“个别公款消费转向私密会所”之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这种情况下,私密会所给公众无限遐想的空间,民众也对之恨得牙痒痒。客观而言,违规违法的私密会所固然要查处,但合法经营的私密会所,天价也好、奢华也罢,都是市场的选择,不是它们令官员学坏了,而是失范的权力为它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这中间的逻辑关系不能颠倒。
“八项规定”为什么对于动辄人均消费数千的私密会所消费没有影响,无非就是两种可能:一是人家本就只赚有钱人的钱,无须仰仗官员吃喝过日子;二是八项规定等善政在落实的时候还是被悄悄打了折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核心漏洞还在。
总之,管住公款或公权,不能靠灭了私密会所。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真正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