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霖在央视报道中解读相关知识 (视频截图) |
| 去年,《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等媒体对嫦娥二号奔月时的幕后英雄柴霖及其团队作出报道 (记者翻拍) |
|
□记者 焦琳 实习生 朱音桐 张宁 文/图
核心提示
14日21时11分,环月飞行12天的嫦娥三号降临蟾宫,在月球表面实施软着陆,人类第130次探月之旅在中国探测器与月球的轻柔相拥中完美上演。这是我国首次在地外天体实现软着陆,也是时隔37年后人类探测器再度与月球“亲密接触”。
当日20时30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直播节目《嫦娥飞天玉兔探月特别报道》,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嫦娥三号测控分系统技术总师柴霖受邀,对嫦娥三号软着陆的关键节点进行解读——可能您还不知道,这位将专业知识讲解得浅显易懂,并参与嫦娥三号测控系统研究工作的副总工程师,是咱洛阳人!
1 完美“首秀”,从洛阳走出去的专家激动又骄傲
昨日下午,洛阳晚报记者辗转联系上正在北京出差的柴霖时,他正准备再次出发,前往佳木斯地面测控站:“我们集团承揽了嫦娥三号发射、登月的许多工作。之前,我并没想到能参与昨晚(14日)的直播,当时出差刚好经过北京,而节目组需要一个测控系统方面的专家,就把我请了去。”
“实施的软着陆虽然只有短短12分钟,但是个充满悬念、惊心动魄的过程,因此也有‘黑色720秒’之称……”在主持人鲁健的引导下,“为何将软着陆距离设置在近月点15公里处”“为何飞行12天之后才着陆”“落月时间为何在北京时间夜晚时分”……这些本来枯燥、专业的航天知识,通过柴霖之口,被“消化”得浅显易懂。
反推发动机开机,动力下降开始,15公里,10公里,5公里……遥控发令员按下指令发送键,探测器降落相机开机,嫦娥三号睁开了“眼睛”,第一幅实时画面出现在屏幕上,大大小小的陨石坑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这些画面,正由柴霖和同事们研发的遥测成像系统传来。
21时1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探测器安全着陆”的声音后,现场响起一片掌声。坐在直播间的柴霖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用力鼓起掌来。作为从洛阳某研究机构走出的专家,柴霖心中无比自豪。
2 如今从事的航天科研工作,与父亲的引导分不开
如果没有20多年前与父亲的那次谈话,柴霖可能很难与航天科研工作结缘,更不会在央视新闻直播栏目与大家一起见证嫦娥三号软着陆的全过程。这个生于1969年的60后,曾经的爱好与理工科不太搭边儿——他喜欢文学,从小学到初中,一上作文课,他的作文都要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朗诵。
但在研究院从事技修工作的父亲柴峰希望他学理科,最终,柴霖听从父亲的建议,考入了研究院大学部;毕业后,到父亲所在的技修车间从事电工工作。
技修工属于底层工种,累不说,有时还会被“歧视”。有一次,车间一同事被调往其他部门,腾出一个杂物柜。想到工具、工装等没处放,柴霖就提出想借用柜子,没想到被人泼了冷水:“你还不够格!”
然而,逆境没有让柴霖怨天尤人,更加激发了他以学习改变命运的斗志,柴霖开始利用一切时间学习,还报名上了洛阳工学院(现河南科技大学)的夜大。
本科毕业后,依然是电工的柴霖决定考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这一考,又是3年。在这期间,柴霖结了婚,妻子为了支持他学习,经常等他等到凌晨两三点。1999年和柴霖一起考上研究生的7名同事中,他是唯一的工人,其他人都是正规院校毕业的本科生。
3 有志于太空探索的孩子,希望你们能一直保持好奇之心
“认真做事,明白做人”——母亲送给柴霖的这句话,伴随柴霖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200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的他被位于成都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录用。随后,作为总设计师的他不仅承担了“探月工程青岛测控系统”的设计、研制和安装工作,还在嫦娥二号发射时守在青岛测控站为测控系统保驾护航。
“航天人喜欢把飞行器比作风筝,而我们研究的测控系统就是牵引风筝那条线,我们则是在地面上牵引、控制风筝的人,自始至终为风筝服务。”柴霖笑着打了个比方。
然而,他们的工作,并不像“放风筝”那么简单。就拿柴霖来说,现在他几乎每周都要从成都到北京跑两三趟,有时还要到边疆地区的试验外场工作:“来成都前,我还对这里的慢生活抱有憧憬,可到了以后我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慢生活。我们工作的大楼,几乎每天晚上都是灯火通明,同事们都在为攻克各种技术难关挑灯夜战。”
对于喜欢太空探索、有志于成为航天人的孩子们,柴霖有话托《洛阳晚报》捎给大家:1.要一直对宇宙保持好奇心,有探索太空的兴趣。2.要有创新精神,不要迷信权威,要用实验和数据来证明事实。3.要培养严谨的作风,我国的探月活动截至目前还没失败过,这与我国科研人员严谨细心的精神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