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河书斋所藏《鲁岩所学集》等 (图由晁会元先生提供) |
|
《通鉴》括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行事,卷帜浩繁,观者有望洋之叹。加以年过六旬,记性日拙,往往前之所览,数页之后,有茫然不知为何事者。
编录金石文字,遇有缺文,则以方空代之,而经传不闻有此也。武王《几铭》载在《大戴礼·武王践阼》篇,历代相传,乃指数“口”为缺文,可乎?
——《鲁岩所学集》
一生读书张宗泰
你也许觉得,《鲁岩所学集》及其作者张宗泰的名气都不够大。不过,张宗泰应该不会在意这些。他读书万卷、遍览史籍,本就不是为了名利。这位清代武亿之后的“中州唯一硕儒”,把藏书、读书和校书当成了人生的最大乐趣。
更何况,在张宗泰生活的年代,他的知名度一点儿也不低。后来,他的曾侄孙张钫重新校刊《鲁岩所学集》,还为有这样一位先祖而感到自豪。
张宗泰名成元,号鲁岩,生于公元1776年,祖籍“偃师县伊洛间之喂羊庄”。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夏,黄河中游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偃师遭难,张家房舍全被浸毁,只好迁往鲁山。因此,张宗泰也自称鲁山人。他在嘉庆年间中举,后选授修武县儒学教谕,在任20余年。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年近七旬的他又升任河南府学教授,举家迁至洛阳。
可以说,张宗泰当这样的官儿,日子是很清闲的。他既不以功名为念,又不喜玩乐,便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在给友人的书信中,他写道:“余官闲无事,凡百玩好,性所不近,率以读书籍为课。日尽一卷,无间寒暑,其部帙重者,如《四库全书总目》《通鉴纪事本末》《经义考》诸书,几周岁始读一过;轻者或数月或兼旬,辄尽其卷。”
一部书要读数月或数年,这速度是不是慢了点儿?非也。张宗泰读书,可不是泛泛而读。他家有藏书数万卷,他每读一书,都要“旁通取证,评其得失,正其讹舛,补其未备”,并在书后作跋。这些极有价值的内容编在一起,就是15卷的《鲁岩所学集》。
当时,名士陈恭甫等对张宗泰赞誉有加,称他为河洛英才。一代文宗阮元也对张宗泰极为赏识,曾勉励他说:“富贵功名,不过镜花,只几章素楮(chǔ)乌墨,长留人间,世足不朽耳!”后来他又在信中称赞张宗泰:“能读别人不读之书,真天机清妙者!”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一代大儒张宗泰在洛阳去世,时年76岁。“牙签检校生前癖,手稿殷勤病里抄”,这副挽联形象地概括了他的一生。
功夫到时自然成
张宗泰爱读书,自称“喜读书如啖蜜然,中边皆甜,只觉有不尽之意味”。他这样博览史籍几十年,著一部《鲁岩所学集》也非难事。
当然,这位大儒的读书方式,今人想模仿是很难的。他曾作有一篇跋文,讲自己读《文选》的经过:“自六月二十五日写起,十一月初七日止,中间闲十九日,又小尽者三,共除去二十二日,尚得一百零十日。一部《文选》逐字逐句,正文分注、点勘一过,随读随抄,共写一百六十纸。前贤称:《文选》为文章渊薮善注,又考证之资粮,一字一句,罔非瑰宝。此册于注中轶事密典,摘抄殆遍;汉魏六朝之遗文,罗列胸中,亦足以豪矣!道光癸未十一月十二日,岩识。”
在《鲁岩所学集》卷八的《再跋<因树屋书影>》中,他讲到对“方空”的理解:“编录金石文字,遇有缺文,则以方空代之,而经传不闻有此也。武王《几铭》载在《大戴礼·武王践阼》篇,历代相传,乃指数‘口’为缺文,可乎?”
读皇甫谧《高士传》,他又作跋文道:“其书大旨薄视富贵,崇奖节义,喜言恬退,不尚进取,虽不尽合于圣贤中正之道,然以救人世奔竞之风,则一副清凉散也。”可谓一语中的,道出了此书本质。
除《鲁岩所学集》外,张宗泰还著有《中州集略》《余事稿》等。《中州集略》6卷,辑录了汉代至元代中州文士著作445部,为研究中州文献提供了重要参考。《鲁岩余事稿》则收录了他的不少诗作,其中《种豆篇》写道:“呼儿田中去,须携一束书。辍耕之陇上,耕余即三余。治经兼治豆,庶几两不疏。”
今天,很多人常说没时间读书,其实还是爱书不够,达不到古人读书的这种境界。
著作流传实不易
“《鲁岩所学集》的最早版本,是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的张宗泰手订本,之后有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的重印刻本。如果不是张家后人数次续修,此书很难保存到现在。”洛阳古籍收藏家、白河书斋主人晁会元说。
而对《鲁岩所学集》流传至今贡献最大的,莫过于民国元老张钫。张钫是张宗泰的曾侄孙,其伯父张清阳和父亲张清和不忍看家族分崩离析,曾花很大力气到鲁山、修武等地收集资料,编修家谱。当时张宗泰所著《鲁岩所学集》等书已“年远散佚”,两个人便重新进行修订,以校刻付印。
在写给张钫的信中,张清和曾说:“《所学集》原多错字,再印须求敏修先生切实考证,校对一页,上版一页,不可疏忽。传世之文,不在多而在精而有益……先人手泽,不可不传,亦不可妄传,须将彼稿求到,同大家有学有识者,详加斟酌,再好刷印。”
张清和病故后,张钫遵照父辈的遗愿,将张宗泰所著《鲁岩所学集》等校刻付印。
“白河书斋所藏《鲁岩所学集》15卷,即为1931年张钫校刻的版本,书中有‘曾侄孙钫重校刊’字样。”晁先生说,张钫对此书十分重视,特请国学大师严修、章钰校文,模宪堂木活字印刷,刻印非常精美。但由于战争原因,此书印数极少,加上木活字所印只有一版,印后拆散,没有重印,所以流传甚稀,只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保存。
“张宗泰一生淡泊名利,潜心读书著述,堪称读书人的楷模。张钫为印这套书费尽心机,如果他的家乡没有一套完整的,实在遗憾。”晁先生说,多年来,他遍访国内外书友,终于花高价将《鲁岩所学集》15卷及《交游记》《余事稿》先后收齐,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收藏张钫刻的这套书,是我最费周折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经历。这是藏书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他说。
(本系列暂告结束,敬请关注“洛阳围棋文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