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高新区孙旗屯小学成为我市推荐的8所“河南省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学校”之一。该校拥有近千名学生,其中大部分是“随迁子女”。在这所学校里,“不让一个‘随迁子女’掉队”的办学理念以及老师们浓浓的关爱让广大“随迁子女”在洛阳感受到家的温暖。
学生篇
“湘妹子”不再担心爸爸去哪儿
三个月前,四年级的“湘妹子”朱思婷刚过完自己的9岁生日,生日会上,她吃到了“妈妈菜”,和爸爸一起唱生日歌,“姐姐还送我一个可爱的小布熊”。几个月过去了,朱思婷还是对这次全家最团圆的生日会念念不忘。
“这是我度过的最快乐的一个生日。”两年前,朱思婷随父母和阿姨一家来到洛阳,而在此之前,她的父母在广东打工,她则是湖南岳阳乡下的一个“留守儿童”。
随父母来到洛阳后,朱思婷进入孙旗屯小学。她发现,这里的绝大多数同学和她有着类似的经历,“很温暖,很快就适应了”。尽管只有九岁,朱思婷一点也不跟记者“认生”,还有模有样地“表扬”起老师、同学。
“平时我和妈妈、姐姐都在家。”朱思婷说,尽管爸爸打工比较忙,但是她再也不担心爸爸去远处,而是每天晚上都问妈妈:“爸爸回家吃晚饭吗?”
老师篇
一枚难忘的塑料戒指
刘文化老师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存放着一枚塑料戒指。虽是塑料做的,在她心里,这枚戒指却极为珍贵。
2009年,刘文化的班上来了一个叫王欢欢的女孩。这个女孩性格有些孤僻,不爱说话,也不太讲卫生,总是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教室里。刘文化了解到,王欢欢年幼时父母离异,她的父亲四处漂泊打工,小欢欢长年在亲戚家借住,经常遭白眼,她幼小的心灵受到过伤害。
自此以后,刘文化老师就格外关注这个小姑娘。一个冬天的早晨,上午第一节课预备铃已经响过,王欢欢的座位还是空的,刘文化就给欢欢的爸爸打电话。王父说:“我早上走得早,走时欢欢还没有起床。”放下电话,刘文化就直奔学校附近欢欢租住的房子。一推开门,刘文化就闻到一股浓浓的异味,此时屋子中间的炉子还在烧着,欢欢则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不管刘文化怎么摇都摇不醒。刘文化赶忙把欢欢送到村卫生室,直到欢欢慢慢好转,她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有一年“三八”节前夕,学校开展活动,其中一项是和妈妈拥抱。活动开始了,刘文化看到欢欢独自坐在墙角一言不发,眼里满是哀伤。刘文化知道“妈妈”这个字眼对欢欢来说太沉重了,于是她主动走上前,将欢欢轻轻地揽入怀中。“欢欢,老师就是你的妈妈。”话音刚落,欢欢就抽泣起来……
在此后的学习生活中,欢欢发生了令人欣喜的改变: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和同学的交流也多了,个人卫生也搞好了。有一天,欢欢的爸爸高兴地告诉刘文化,欢欢回到家还会给他做饭,他高兴坏了。
转眼到了毕业时,欢欢特意向爸爸要了钱,买回一枚塑料戒指送给刘文化。
家长篇
老师比我们称职
采访中,老家在安徽、今年十岁的崔豪豪怎么也记不起自己是哪年来的洛阳,最后,他打电话向妈妈求助。“傻孩子,你刚满月就来洛阳了。”豪豪一拨通电话就招来了妈妈的“温柔一骂”。
“感谢学校的老师,他们比我称职。”豪豪妈妈在电话里有些不好意思。
徐良惠老师告诉洛阳晚报记者,孙旗屯小学六个年级一共有18个班,在校生975人,其中“随迁子女”有643人,“不让一个‘随迁子女’掉队”是最重要的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