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新华社深圳1月12日电
1月12日,北纬20度18分、东经115度9分的南中国海海域。5时9分,搭载着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胡建、管猛、董猛3名潜水员的潜水钟,从300米水深的海底回到工作母船的甲板上,完成与生活舱的对接,3名潜水员返回到生活舱里休息。
300米深的海底首次迎来了中国人
现场总指挥、上海打捞局工程队副队长郭杰宣布,3名潜水员圆满完成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巡回深度达到313.5米。这是300米深的海底首次迎来了中国人,中国由此具备了人工潜入300米深的海底“龙宫”探宝的能力。
科学家发明“饱和潜水”技术以适应高压环境
郭杰介绍,深海的巨大压力使人类生命无法承受,成为人类进入的“禁区”。科学家发明了“饱和潜水”技术,以适应高压环境。
美国1957年提出“饱和潜水”,即创造出一种环境和条件,使潜水员体内各组织体液中所溶解的惰性气体达到完全饱和的程度,潜水员可以在高压下停留几十天,待作业完成后,一次减压,返回正常生活。
深潜水是世界各国正在攻克的尖端难关,实现深潜水的关键技术,就是“饱和潜水”。
交通运输部已将攻克500米“饱和潜水”作业技术列入计划
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局长王振亮表示,交通运输部已将攻克500米“饱和潜水”作业技术列入计划。目前,世界上英国、美国、瑞士、挪威、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8国已先后突破400米深度潜水技术。其中,法国突破了600多米的深度。
相关链接
我国自主研发出300米“饱和潜水”成套技术
□据 新华社深圳1月12日电
早在2006年11月,上海打捞局就取得100米“饱和潜水”作业成功;2013年5月,其创造了在198米深的海底作业的纪录。
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介绍,在原局长叶似虬的带领下,上海打捞局组成了深潜水研发团队,成立了深潜水技术研发中心,历经艰难,自主研发出成套的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技术和标准;自行培养出深潜水技术研发人员、管理指挥人员、潜水员、生命支持和医疗人员、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依托的是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深潜水工作母船“深潜号”。
延伸阅读
攻克深海300米“饱和潜水”技术的意义
□据 新华社深圳1月12日电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潜入“龙宫”索取宝贝的情景,深深地留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在21世纪的今天,海底“龙宫”终于首次迎来了中国人。“深海300米‘饱和潜水’探摸作业取得成功,为我国向深海要资源,向深海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奠定了基础。”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振亮1月12日表示。
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王振亮说,300米深海“饱和潜水”作业能力的突破,使救捞系统具备了为国家深海资源开发保驾护航的能力。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饱和潜水”技术的研究。此前曾有“饱和潜水”模拟试验到493米的科研记录和潜水器潜入深海7000米,由机械手进行作业的记录。但潜水员到深海里探摸巡潜,只有上海打捞局攻克了这一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