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津县横水镇东南的邙山岭上,有一座千年古寺遗址——昭觉寺。
从昭觉寺遗址出土的经幢得知,昭觉寺是佛教中净土宗的寺院。这个昭觉寺建于公元400年前后,与孟津的龙马负图寺相比,它的地位并不显赫,以至于不为世人所知,但它见证了大唐王朝的兴衰。
横水,自古为帝都洛阳的西北重镇,是拱卫京洛的咽喉重地,古寨地处高埠,背山临谷,沟深墙固,四周为缓坡形开阔地,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隋朝末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山西太原起兵。公元620年,李世民统率三万人马进逼洛阳,在邙山上与篡隋立国的王世充展开激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世民决战北邙平定洛阳的大决战。他亲冒矢石,率军力战强敌,断粮道,打援军,围困洛阳,逼得王世充开城投降。此后历时8个多月,李世民平定了河南。
李世民即位后的贞观三年,为纪念在北邙激战中阵亡的将士,下诏地方官府在重要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建寺超度。这年12月,他下达了《于行阵所立七寺昭》,命令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官府建立了七所佛寺。其中,在河南“因破王世充于邙山,立昭觉寺”。由此,横水昭觉寺成为唐王朝重新敕建的国立寺院。
在寺内一位老人的指引下,我在大雄宝殿内看到了一座蟠龙缠绕的碑首,中间有“圣旨碑”三个大字,应该是当年昭觉寺由虞世南撰文的立寺碑,遗憾的是碑身已无处寻觅。
见证了大唐王朝兴起的昭觉寺,到了唐朝天宝年间,再次为唐王朝做了一次见证——只是,这次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见证。
唐朝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公元762年10月,唐代宗任命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又向回纥借兵,朝廷30余万军队将史朝义的主力10余万人,包围了孟津横水昭觉寺前的昭觉原——横水之战成为平定“安史之乱”、决定唐王朝命运的大决战。
此战唐朝官兵歼灭叛军6万多人,俘虏2万人,为“安史之乱”画上了句号,但大唐王朝从此走上了日薄西山的衰亡之路——这些都被昭觉寺默默地收入眼中。
此后,昭觉寺渐渐被历史的尘埃湮没,大唐王朝的兴衰往事,连同阵亡将士的遗骨,都被深深地埋在黄土之中。
如今,重新修建的昭觉寺,尽管规模没法与当年相比,但总算又为那段远去的历史找回了逝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