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热衷于用金钱来衡量一段人生的成败,并在无形中建构这样的评价体系时,各种年终“晒财富”现象恐怕就不再是偶然了。
“涧西国企职工,税前3.7万元”“苦逼IT男,税后也就20多万元”“卖鸡蛋饼的,年收入25万元”……快过年了,我们身边总有人按捺不住,上网晒收入。
年年岁岁“数”不同,岁岁年年“晒”相似——一到岁末,各种“收入大比拼”就成了一种“惯例”,此起彼伏。在各种晒年终奖、晒福利、晒收入中,有些看似令人艳羡的数字,很难说有多真实,但为何还是有人愿意说?有人愿意看?
辛苦了一年,大家盘点下收入,其实也没啥。毕竟,家家有本账,柴米酱醋、水电气暖,这些日常开销不用说,孩子上学不得盘算?家有老人,看病花钱不得合计?只是,在年终“奖奥迪”“发金条”“领钱领得手软”的一片喧嚣中,一般人很难坐得住。也是,当人们习惯用金钱来衡量一段生活的好坏,甚至考量一段人生的成败,并在无形中建构这样的评价体系时,各种“晒财富”现象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于是,我们自然而然会看到,收入几十万元也好,勉强养家糊口也罢,大家都想拿出来比较。乐此不疲的背后,绝不仅仅是看看自己的坐标在哪儿那么简单。“苦逼”“寒酸”“太低,不好意思说”“穷得掉渣渣”……从这些话中,不难发现许多人自嘲、戏谑与宣泄的情绪,甚至隐隐约约看到,收入差距的那一道鸿沟,正在情感上被进一步拉大。
太阳会照常升起,日子也得继续过,不会因为晒了收入就有所改变。但这各种晒背后的复杂情绪,隐含了草根阶层对财富分配公平的渴望,这不该被忽视。否则,仍会引发更多的“羡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