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访华时,徐志摩担任联络、翻译之职,林徽因也是接待人员之一。他们一起排演泰戈尔的戏,一起出席泰戈尔的演讲会,频繁的接触又让徐志摩心潮激荡。梁启超为了防止意外,又不让徐志摩伤心,就决定让梁思成、林徽因一起赴美留学,不完成学业不准完婚,他要用空间和时间,来消解徐志摩心中那热得烫人的情感。
不久徐志摩就遇到了陆小曼,他与林徽因这段恋情也就终止了,但是他们之间的友情至死不渝。后来林徽因患肺病在北京西山疗养,徐志摩常去陪她闲谈、散步,以慰她病中的寂寥。1931年11月19日他之所以不听友人劝阻,要搭乘那架邮机回北平,也是为了赶回来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
飞机出事后,梁思成赶往出事地点,林徽因与徐志摩的友人在北平主持公祭。四年以后,她写了《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山中金尽,天上星散,同情还永远是宇宙间不尽的黄金”,这些文字表达了她的怀念之情。
徐志摩与北京名媛陆小曼的相互吸引,帮助他走出了失恋的痛苦。陆小曼能歌善舞,又擅丹青,其艳丽的姿容更是名满京城,但他们相识时,陆小曼早由父母包办,成了王赓的夫人。
王赓为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生,是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同班同学。生性爱交际、爱热闹的陆小曼,与这样一位矜持刻板的军人无法产生真正的爱情。徐志摩的出现,使得这两个寂寞的灵魂得到了慰藉和滋润。他们从相识到相知,很快升腾起一股难以遏制的爱情之火,徐志摩认定了陆小曼就是他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的那位可人的终身伴侣。
从1924年秋天开始,他们的爱情经历了艰难的过程。尽管双方家人极力反对,社会舆论的压力也比较大,但都没有动摇他们为理想人生而奋斗的决心。
徐志摩不顾一切地追求着陆小曼。经过他们的积极努力,也多亏了胡适、刘海粟等朋友的帮忙,王赓终于同意解除与陆小曼的夫妻关系。1926年秋天,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婚后他们居住在上海,经过磨难而得到的爱情格外甜美。但是爱情之树需要不断培育,才能永远鲜活。陆小曼爱排场、爱交际,她每天忙于各种应酬、交际,跳舞、演戏、赴宴成了她的日常工作。
徐志摩在几个大学兼课,进项相当可观,但是碰着这么一位花钱如流水的太太,他们家总是入不敷出。更糟的是陆小曼还染上了鸦片瘾。对此徐志摩虽多次进行劝说,但他爱面子,又要表现出“绅士风度”,因此更多的是迁就,这就使这位社交场中的明星越发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这令徐志摩感到恐慌,在胡适等朋友的劝说下,他终于下决心冲出那个使人窒息、使人堕落的环境,到北京大学去教书。
陆小曼以生病为由,不肯同行,徐志摩只好在1931年2月只身来到北京。他借住在胡适家,在北京大学教书,又在女子大学兼职,每月共有近600元的收入,寄500元给陆小曼,以应付她的房子、车子、厨子等的开销。徐志摩身在北京,心系上海,苦口婆心地规劝陆小曼改变生活习惯,到北京来养病,并希望她在绘画上的才能得以发挥。
一封封情深意切的书信飞向上海,有规劝,也有思念,但陆小曼总是以养病为借口,不肯离开上海。胡适认为陆小曼已经严重地妨碍了徐志摩的事业,要他拿出过去解除烦恼结的勇气,求得解脱。徐志摩深爱着陆小曼,他不愿意考虑友人的建议,他总是相信陆小曼有朝一日能回心转意,振作起来。这一年中,他多次往返京沪两地。为了节省旅费,他就设法去弄免费的飞机票,谁知正是这种不用花钱的飞机,使他化为一缕青烟。
陆小曼听到噩耗,悔恨交加,她恨天、恨地,更恨自己。她扶棺恸哭,表示要重新做人。后来她带病编辑了徐志摩的诗集《云游》,并与赵家璧合编了《徐志摩全集》,以此来告慰逝去的亲人。 (王保生)
(摘自《作家文摘 20周年珍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