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2版:三彩风·专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情人节的巧克力
暖暖的歌
漫步中英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4 年 2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信马由缰】
漫步中英街
    ■ 马继远

    70后,洛阳土生土长,现在深圳谋职,闲时鼓捣散文,常被误认为老年作者。

    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来到了深圳中英街。

    小时候,我就听大人说起过中英街。如今,香港早已回归,中英街的名气也已大不如从前。我到深圳工作后,申办了港澳通行证,到香港玩耍很方便,对中英街自然少了兴趣。此次前来,只为重温小时候的梦。

    过了沙头角关口后,我走过一座小桥,看到一块方形石碑,载明中英街界碑被列为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石碑背面简单介绍了中英街内界碑的历史由来:1898年,中英两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地区,次年3月18日,双方勘定新界北部陆界,中英街由此保存了8块界碑。

    这让我惊奇,想不到此处竟有这样的历史遗存。在中英街,我一次次审视、抚摸那几块及膝高的方柱形界碑。界碑经风雨剥蚀,朝深圳一面刻着的“光绪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以及朝向香港一面的英文标志,都已略显模糊,无声地诉说着这些石碑的沧桑历史。

    中英街南北走向,长不足250米,宽不足5米,界碑东、西两侧分属深圳、香港,“一街两制”,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成为深圳八大景之一。街道两侧店铺林立,香港一侧的店铺,招牌多用繁体字,这不奇怪。出乎我意料的是,香港一侧的店铺大多低矮破旧,深圳一侧的店铺却宽敞明亮。两侧店铺里的顾客都不少,但香港那边更多,说明香港对游客更有吸引力。

    街道中段4号界碑旁有一棵古榕树,是中英街一大奇景。此榕树栽种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已是百年老树。古榕树盘根错节,扎根于深圳一侧,枝繁叶茂,覆盖在香港一侧。此种形态,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很自然地被人们解释为“根在祖国,叶覆香港”。街北段靠深圳这边的一口古井,据说凿于清康熙年间,算来也有300多年历史。古井的寓意也被升华为“同走一条街,共饮一井水”“饮水思源”等。

    中英街最南面1号界碑附近建有警世钟厅,镌刻着那些影响香港和中英街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的外侧墙壁上,镶嵌着一行银色大字:“3.18沙头角勘界日”,提醒人们勿忘历史。博物馆内是一些历史教育、民俗风情展览,有一张旧照片给我的印象较深,上面有两名荷枪实弹的中、英士兵,在界碑东西两侧对视,有点儿虎视眈眈的感觉。

    对峙,早已成为过去。可在中英街外,游客仍不能自由行动。香港那侧与中英街交叉的一条胡同,房舍矮旧,我想入内探看,却见一块警示牌上有这样的警示语:“你已进入香港区域,如无合法理由进入或逗留香港,你可能会被拘控。”我只好止步。

    逛完中英街,我又把沙头角镇转了个遍。与中英街上的熙攘、喧闹不同,小镇内街道整洁,房舍规整,绿树葱茏,安静雅致。这不正是我小时候想象中的香港模样吗?可这里属于深圳。

    沧海桑田,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