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头脑灵活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能够成功的人和不能够成功的人。
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迄今为止,我接触过至少3万名经营者以及职场人士。我们之间展开过各种交流,我从中受益良多。现在仍然有很多杂志邀请我和经营者以及职场人士进行交流。
什么样的人能够成功?什么样的人不能够成功?这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清楚的。一个人成功与否有很多的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
但是有一个差异是毋庸置疑的,可以用下面这句话来简单概括,那就是“能够成功的人往往有好的习惯,而不能够成功的人是不良习惯缠身”。
能够成功的人在想到“这个很好”的时候,会马上将其习惯化,而不能够成功的人即使想到“这个很好”,也不会将其习惯化,而是继续维持以前的陋习。
为什么能够成功的人会因为“这个很好”而将其习惯化呢?
因为他们头脑灵活,同时他们还能够马上付诸行动。
能够成功的人具备以下3大习惯:
①头脑灵活,具有积极接受一切良好事物的习惯。
②具有对得失善恶能马上做出判断的习惯。
③只要认为是好事便会马上付诸行动的习惯。
大多数无法成功的人往往欠缺的是最后一项,即“马上付诸行动”的习惯。简单地说,就是“虽然我都明白,但是做不到”。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叫作“生理机能分裂”,虽然他们知道怎样才能成功,但缺乏行动,不能养成好的习惯,当然也就无法成功。如果这样的人还能够成功的话,那么这个成功本身就是问题。
所以,成功者看失败者时,往往都会认为“这些人为了失败付出了拼命的努力啊”。
掌握短眠法,就能成为早晨型人
大多数无法成为早晨型人的理由是,“晚上睡得晚”“睡眠时间会缩短”等。
一个人晚上睡得太晚而导致睡眠时间不足是不可取的。你又不是《男人不好当》里面的寅次郎,如果是那样,真是无话可说了。
有很多人虽然晚上睡得晚,但属于早晨型人。当然,也有睡眠时间较短的早晨型人。
拿破仑就说过:“我的词典里没有不可能。”众所周知他几乎不睡觉。发明大王爱迪生也曾有“我每天只睡3小时”的豪言。
虽然他们没有系统的睡眠时间,但是他们是在零星地获取睡眠。比如,拿破仑会在马背上打个盹儿,爱迪生会在研究室眯一会儿。他们其实是在进行20分钟或者30分钟的打瞌睡。换言之,这属于插空补觉。
这种打瞌睡、插空补觉其实正是人们常说的短眠法。
所谓短眠法,是指无论睡眠时间多短都能够从容应对,不会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的睡眠法。
短眠法真的有人能够做到吗?是的。我有两位友人就在实践短眠法。
其中一位便是因短租公寓而声名鹊起的川又三智彦。
他是大藏省银行局的不良行政即著名的“不动产业界的总量规制”的最大受害者,他拿出所有积蓄从零开始成功翻身。他曾经把主题音乐“4400111”转让给外资企业并用全新的品牌在业界刮起强劲的旋风。
他还为了能在任何一个地点工作而把轻型汽车改装成办公室,他是史上罕见的创意型人才,考虑到自身的健康和工作效率,他每天会安排3段时间集中小睡。
“每天白天我要休息两次。为了能随时在社长室里休息,我还准备了小床。在午餐后睡30分钟,将工作安好以后,从下午6点半开始再睡30分钟。通过这样的睡眠我可以工作到很晚。”
据说,在晚上到早晨的时间里他只有少量的睡眠,而第二天他的工作丝毫不受影响。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一天中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个小时。我是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每天我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充其量也就10分钟。
如果人们像川又三智彦那样每天3次给自己“系统重启”,那么每天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就有3次机会。换言之,每天你就可以拥有超出常人3倍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这种短眠法值得忙碌的职场人士借鉴。
(摘自《早晨型人 更容易成功》 作者 中岛孝志)
(本连载结束 敬请关注下期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