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吸烟者会采用所谓的减量戒烟法,目的可能是彻底戒烟,也可能只是为了控制吸烟的量。许多医生和专家也推荐减量戒烟法。
你吸的烟越少,对你的生活影响就越小,这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如果打算把减量法作为戒烟手段,那就大错特错了。正是因为这种姑息纵容的态度,我们才无法与烟瘾真正决裂。
通常是在尝试戒烟失败之后,吸烟者才会考虑减量戒烟法。一段时间强忍着不吸烟之后,他们会对自己说:“我现在还受不了没有香烟的生活,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只在最关键的时候才抽烟,每天的量不超过10支。假如我能习惯每天只吸10支烟,那我就能抽得更少。”
有这种想法的人没有意识到:
1.他现在处于最糟糕的状态。他的身体和头脑都没有脱离烟瘾的掌控。
2.现在他无时无刻不渴望着下一支烟。
3.采用减量法之前,他想吸烟时就会点上一支,这样至少可以部分缓解尼古丁戒断症状。现在,除了正常的生活压力,他还主动让自己经历戒断症状。他的生活质量会大幅度下降,脾气也会越来越坏。
4.过去他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吸烟。吸烟只是一个下意识的过程,他并不认为自己很享受这一过程,除了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早起、饭后第一支烟等)。
现在,他每吸一支烟都变成了有意识的行为。间隔越长,他就越觉得自己是在享受每一支烟,因为他的戒断症状比先前更重,尼古丁带来的缓解作用也就更加明显。在痛苦中忍受得越久,他就越享受暂时缓解痛苦的机会。
戒烟的最大障碍并不在于生理上的毒瘾。尼古丁上瘾的戒断症状非常轻微,吸烟者夜里睡觉时,戒断症状甚至不会让他们醒来。许多吸烟者起床后并不会立即点燃香烟,而是会先吃早饭,甚至先上班工作。
睡眠时,他们可以轻松忍受10个小时的戒断症状,但在白天,10个小时不吸烟会让他们抓狂。
许多吸烟者买了新车之后,都会忍不住在车里吸烟。他们会花好几个小时看电影、逛超市、乘坐地铁,尽管这些地方禁止吸烟,但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他们并不在意身边有非吸烟者,其实他们巴不得有这样一个理由,可以暂时不用吸烟。吸烟者长时间不吸烟时,内心的快乐实际上多于痛苦,因为他们感觉到了希望,觉得将来或许真能戒烟成功。
戒烟的最大障碍在于心理上的洗脑,在于误以为吸烟是一种享受,戒烟意味着放弃这种享受。减量法并不能降低你对吸烟的心理依赖,只能增加你的痛苦和不安全感,让你相信香烟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戒烟会剥夺你生活的快乐。
一旦采用减量戒烟法,戒烟者就陷入了十分矛盾的境地。他的想法是,吸的烟越少,他就越不想吸烟。事实则正好相反,他吸的烟越少,戒断症状就越严重,他对尼古丁的需求也就越迫切。相反,他吸的烟越多,对烟味就越难以忍受,但这也不会让他停止吸烟。
如果真想戒烟,我们就不能抱有任何幻想。如果熄灭最后一支烟时,你仍然相信吸烟是一种享受,那你以后就无法验证这一点,除非重新染上烟瘾。所以,如果你现在嘴上没有烟,那就点起一支来,深吸一口,你告诉我烟味究竟好在哪里?或许你相信,只有在特定情景下,比如饭后吸烟才是一种享受。如果是这样,那你为什么在其他时候也会吸烟?是因为习惯吗?既然烟味如此糟糕,任何人都有可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吗?同样品牌的香烟,饭后吸它的烟味跟平时有区别吗?吸烟并不会改变食物的味道,那么食物怎么可能改变烟的味道?
你可以试一试:饭后,你吸一支烟,会发现烟味跟平时没有任何区别。吸烟者之所以认为在社交场合吸烟感觉更好,是因为这里本来就是轻松快乐的场合。
当然,由于尼古丁上瘾的缘故,吸烟者的快乐程度永远赶不上非吸烟者。这跟烟味有什么关系?如果吸烟者没法缓解戒断症状的话,就会感觉非常痛苦,吸烟只能让他们相对没那么痛苦,这样能称之为享受吗?说是忍受或许更贴切一些。
(摘自《这书能让你戒烟》亚伦·卡尔 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