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来,蜱虫、恙虫等有毒昆虫又进入活跃期。日前,武汉、海口等地相继出现毒虫伤人事件。我市是否存在这些毒虫?人被叮咬后应如何处理?
市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所所长赵进奎介绍,根据调查,我市城市区的草坪、绿地及洛浦公园的河滩等地未发现蜱虫生长,部分山区存在蜱虫、毒隐翅虫,并偶有叮咬人的事件发生。不过,看到毒虫不必过于恐慌,更忌“一拍了之”。只要了解各种毒虫的习性,被叮咬后采取相应措施即可。
●蜱虫
多蛰伏在野外草丛,也寄宿于牲畜皮毛间。未吸血时只有小米或绿豆大小,吸饱血液后,变成黄豆或蚕豆大小。蜱虫本身毒性很弱,但可能携带病毒,伤者被叮咬后有发热症状,血小板减少。不过,蜱虫传播病原体的概率与蚊子相差无几,不必惊慌。
处理方法:蜱虫吸血时将头埋在人皮肤内,强行打掉,会使其头部留在皮肤中。可用酒精涂抹,使其头部放松麻醉,再用镊子取下。
●毒隐翅虫
形如蚂蚁,成虫体长六七毫米,颜色红黑相间。常见于林间草丛、腐枝烂叶堆积处,夏季活动频繁。毒隐翅虫一般不咬人,但体液带有毒性,被拍打后体液沾染到皮肤上会引发接触性皮炎。
处理方法:若其停留在皮肤上,用嘴轻轻吹气赶走即可。若其体液沾染在皮肤上,可用肥皂水清洗并及时就医。
●恙虫
体长不足1毫米,多生长于阴暗潮湿的草丛中,吸食人的组织液和淋巴液并传播疾病。体内有恙虫立克次体(一种微生物)的恙虫叮咬人后会使被咬者患上恙虫病,可能导致死亡。
处理方法:到野外时可将驱避剂涂在衣领、袖口和裤脚上,防止恙虫上身。如野外活动后出现长时间高热不退,且皮肤上发现焦痂,要警惕是否患上恙虫病,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