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礼锡与妻子陆晶清 (余子愚翻拍) |
|
核心提示
抗战时期的中国,交通极为不便,爱国诗人王礼锡率中国作家战地访问团,花近一个月时间才抵达洛阳,一路艰辛。在《记“作家战地访问团”》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中,王礼锡记下了一路的见闻以及对洛阳的感受。
1 文协派出的第一支“笔游击队”出发
在日记的开篇,王礼锡对此次访问前线做出清醒的认识:“所谓‘文化游击’工作,就是在敌后方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准。文化是打击侵略者最锋利的武器。”
在访问团出发前的《告别词》中,王礼锡代表团员发出疾呼:“自抗战开始以来,多少作家在南北各战地前线使用他们的武器——笔,去抗战;也有许多作家放下笔,拿起枪,在战场上和他们的伙伴用血肉去保卫祖国……枪在今天不是士兵所专用的,笔也不是作家所专有的。在这无数的笔中,加上十三支,更不新奇……我们十三个人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一支派出的笔部队——或者因为目的在敌后方,即叫作‘笔游击队’——所以我们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希望不辜负文协的重托。”
在1939年6月18日的日记中,王礼锡写道:“(我们的任务)第一是写作,写游击区,为游击区而写。第二是材料搜集,供给全中国的作家写,千秋万世的作家写,因为这是一部大历史、大小说、大史诗、大场面,决非我们一团人来写就够的。第三是建立联系,就是把战地的作家和后方紧紧地联系起来,同时要在士兵中、工人中、农民中、一切民众中发现新的作家。”
2 访问途中,王礼锡以打油诗苦中作乐
路途的遥远和艰苦,考验着王礼锡和他的团员们。在1939年6月19日的日记中,王礼锡写道:“车上的光阴真闷……车太震动,不能看书,‘摆龙门阵’吧,车声又太大,说个五分钟,就喉干舌燥,又没水喝。人像牙签插在牙签筒里,挤得紧紧的……”
王礼锡不愧是诗人,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作打油诗。用七言绝句来写同行的朋友的性格、趣事,一路的游踪,一些零碎的一刹那出现的感想,或感情的一个小水花。”
“纤手削成红蔗美,竹盘托出白桃香。辉英病后不听话,背着张周抢一尝。”这是1939年6月19日王礼锡作的一首打油诗,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记下了释文:“一路水果甚多,白花桃、红皮蔗都是又好吃、又好看、又价廉的东西。我们沿途抢着买,李辉英疟疾才好,张周替医生执行任务,不许(辉英)沾唇。昨天车过凤驿吃午饭的时候,我花一毛钱买了八个桃,辉英抢了一个,让张周看见了,不许他吃。”
“梦嚼多情空是色,文人出力笔为兵。杨骚病胃却劳胃,吃过玉米又花生。”在这首打油诗中,王礼锡记下了:“杨骚在梦中老说‘真好看’,醒后尚有喜色。又杨骚病胃(即有胃病,记者注),囊中累累者,只是胃药。可是他最爱吃小东西,我和他同坐终日,(他)没有停过嘴。”
打油诗记录了访问团的旅途生活,也体现了团长王礼锡对团员们生活和身体的关心。就这样,一路访问,一路风尘,1939年7月12日,访问团从灵宝出发,前往洛阳。
3 为省钱,访问团搭免费货车来洛
洛阳是王礼锡一直向往的地方,在1939年7月12日的日记中,他写道:“今天终于走成了。绕过敌人炮火射程的潼关的汽车路虽然只有一百八十里左右,可是由华阴到盘豆镇一段归第十战区管理,由盘豆镇到灵宝归第一战区(管理),由灵宝到洛阳归交通部(管理)。中间不免经过许多曲折,终于到了灵宝。汽车路坏极了,好几次几乎遇险。”
7月12日晚上9时,有普通(货)车可免票,当时特别快车三等票价每人三元。经过讨论,访问团成员一致决定:“为国家省四十几块钱吧!”最终搭乘免费的货车,“呼吸了一夜的煤灰”,于7月13日到达洛阳。
访问团的到来,受到了洛阳军民的盛大欢迎。
4 《洛京散笔》散佚,珍贵日记幸存
从1939年7月13日抵达洛阳,到7月25日离洛经渑池渡过黄河,前往中条山前线,王礼锡在洛阳总计12天。
王礼锡自言,关于这12天的生活与工作,都包含在空袭下(的)《洛京散笔》中。在1939年7月24日的日记中,王礼锡写道:“《洛京散笔》分上、中、下三篇,上分三节:《铁皮闷车》《卫将军:‘不要紧’》《战术无穷》,已于(7月)14日寄香港《星岛日报》金仲华。中、下将包含战俘、伤兵,洛京人物谈,洛京风土谈,别洛京之会等,希望能在中途写成。《星岛日报》文未留底稿。”
可惜的是,《洛京散笔》是否完稿,在王礼锡的日记中并没有记录,从“洛京人物谈”“洛京风土谈”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或许是王礼锡对洛阳风土人情的基本认识。
好在王礼锡的妻子陆晶清保留下了他的访问日记,“文革”时期,陆晶清的住处被抄,家中最珍贵的就是王礼锡在访问团时写的日记手稿,她事先精心用塑料布包好,藏在一个腌菜缸底部。这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日记,就这样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抗战史料。
1939年8月26日,王礼锡突然病逝洛阳,给访问团成员留下了无尽的遗憾。1980年12月22日,原访问团成员、著名作家罗烽曾致信王礼锡的儿子王士志:“40余年的往事了,而今提起礼锡先生犹生遐念。他在访问团短暂的共同生活中给全团同志,特别是我个人的印象至深。在我们当中,他不仅是位敦厚的长者,而且在工作上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经过漫长的岁月,大家没有忘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