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2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泼寒胡戏
因“狂”遭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4 年 7 月 22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古代乐舞】12
泼寒胡戏
因“狂”遭
□记者 张广
裸身戏水的泼寒胡戏 李玉明 绘图
    中华文明,根在河洛。在熠熠生辉的河洛文化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那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舞文化。千百年来,无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钟情于此,在洛阳留下了许多与乐舞有关的故事。

    泼寒胡戏与今天傣族的泼水节有些相似。它是一种典型的胡人之舞,由西域传入中国,曾盛行于唐代洛阳。每到冬寒时节,成群结队的胡人齐集闹市街头,伴着震天响的鼓声豪歌狂舞,裸身泼水相戏以乞寒。这种乐舞因过于狂放,后被唐玄宗下诏禁断。

     1 乞寒之俗 传自西域

    泼寒胡戏,又称乞寒胡戏,是自西域传入中国的一种风俗性歌舞活动。人们在冬寒时节走上街头尽情歌舞,甚至裸身泼水相戏,有些类似今天傣族的泼水节。

    这是一种典型的胡人之舞,来自西域康国。北宋陈旸在他的音乐百科著作《乐书》中,对泼寒胡戏进行考证,认为它是外蕃康国之乐,所用乐器有大鼓、小鼓、琵琶、箜篌等,音节铿锵,歌舞豪放。

    《旧唐书》中有《康国传》,称“康国……人多嗜酒,好歌舞于道路……至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相泼,盛为戏乐”。

    可见乞寒本为康国习俗,人们以这种方式乞求天气转寒,也盼望来年风调雨顺。

    康国在汉时又称康居,即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它在古丝绸之路上,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泼寒胡戏传入中国,大约是在北周时期。

    《周书》记载,公元579年十二月,北周宣帝宇文赟(音yūn)“御正武殿,集百官及宫人、内外命妇,大列妓乐,又纵胡人乞寒,用水浇沃为戏乐”。

    这是泼寒胡戏传入中国后,在宫廷中表演的较早记载。而喜欢这种豪歌狂舞的中国帝王,结局似乎并不好。比如宇文赟就是出了名的荒淫暴虐,不仅自己22岁早死,也使北周被隋取代。如果他的父亲宇文邕泉下有知,会被气得活过来扇他几巴掌。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个好皇帝。他生活俭朴,果敢英明,还消灭北齐,统一了北方。可惜36岁那年,他在亲征突厥途中身染重疾,回到洛阳很快就去世了,太子宇文赟登基。

    宇文赟算是“棍棒教育”的牺牲品,他平时不能饮酒,不能犯错,否则就会招来一顿痛打,就连他每日的言行,都会被人记录下来汇报给皇帝。过惯了这种压抑日子,公元578年六月一登基,他就原形毕露,不仅滥用刑罚,派亲信监视大臣的言行,还搜罗美女充实后宫,一口气立了5位皇后。

    公元581年,22岁的宇文赟因过度沉湎酒色而病死。他的岳丈、隋国公杨坚受遗命辅佐朝政,结果很快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

    2    泼寒胡戏 风靡洛阳

    到了唐代,泼寒胡戏一度风靡洛阳,从宫廷到民间,都对这种充满异域风情的乐舞极为热衷。有些大臣指出其中弊端,请求皇帝下诏禁断,但无论唐中宗李显还是唐睿宗李旦,都没有采纳这种建议。

    泼寒胡戏在洛阳兴起,大约是在武则天当政末期,到唐中宗时已极为盛行。如《资治通鉴》曾记载:己丑,上(唐中宗)御洛城南楼,观泼寒胡戏。清源尉吕元泰上疏,以为“谋时寒若,何必裸身挥水,鼓舞衢路以索之!”疏奏,不纳。

    唐中宗在洛阳观泼寒胡戏,是在公元705年十一月,而吕元泰进谏是在次年的三月。清源县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可见当时泼寒胡戏已在洛阳、并州乃至长安一带广为流传,成为人人争睹的异域奇伎。

    在吕元泰看来,冬寒时节,胡人在闹市街头裸身戏水,豪歌狂舞,实在不雅观,应该下令禁断。不过,李显并未采纳这个建议,他不仅自己观看,还“令诸司长官向醴泉坊看泼胡王乞寒戏”。皇帝和“诸司长官”都乐意欣赏,吕元泰也只能闭嘴了。

    然而,喜欢泼寒胡戏的李显没过几年,就被韦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这两个人,一个是他挚爱的妻子,一个是他宠爱的女儿,她们都野心勃勃地想当女皇帝,嫌他这个皇帝碍事。

    一场政变之后,韦后势力被铲除,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二次登基。他是李显的弟弟,性格宽厚恬淡,一生委曲求全,但在他二次登基三让皇位的传奇背后,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

    李旦一让皇位,是让给了母亲武则天;二让皇位,是让给了兄长李显;三让皇位,则是让给了儿子李隆基。在夹缝中求生存,他谁也得罪不起,连武则天的一个户婢韦团儿,都敢陷害他的妃子刘氏和窦氏,以至这两个妃子在宫中离奇失踪,他都不敢说一句话。

    但李旦对狂放的泼寒胡戏也是欣赏的。公元711年冬,“丁未,做泼寒胡戏”,声势十分浩大,据说连诸王和太子都到街头微服观看。左拾遗韩朝宗坐不住了,担心会有刺客,请求皇帝下诏禁断泼寒胡戏。李旦表扬了他,但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3    豪歌狂舞 失礼被禁

    吕元泰、韩朝宗等人的屡次进谏,并没有影响泼寒胡戏在洛阳等地的广泛流行。直到唐玄宗开元初年,洛阳人张说(音yuè)再次以“失礼”进谏,才促使朝廷下定决心,将泼寒胡戏立即禁断。

    唐玄宗李隆基的音乐素养很高,唐代乐舞又兼容并蓄,其宫廷《十部乐》中,西凉乐、天竺乐、龟兹乐、康国乐等西域乐舞占重要地位。按理说,他对泼寒胡戏是不会有成见的。

    其实,就连主张禁止泼寒胡戏的张说,也曾在唐睿宗当政的公元711年,用大量笔墨赞美泼寒胡戏,称“腊月凝阴积帝台,豪歌击鼓送寒来。油囊取得天河水,将添上寿万年杯……”他否定泼寒胡戏,是从唐玄宗登基后开始的。

    公元712年,唐睿宗受不了妹妹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的明争暗斗,无奈将皇位让给李隆基,自己当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将泼寒胡戏作为宴请外藩来使的重要节目,在宫廷宴会上大张旗鼓地演出。在张说看来,此舞过于狂放,用来招待外藩来使是极其失礼的,因此表示反对。

    在《唐会要》中,有对吕元泰谏书内容的详细记载:“比见都邑城市,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为苏莫遮。旗鼓相当,军阵之势也;腾逐喧噪,战争之象也……胡服相效,非雅乐也。”由此看来,泼寒胡戏的演出队伍相当庞大,有人裸身泼水相戏,也有人骏马胡服跳浑脱舞、唱苏莫遮。这么多人奔驰追逐,俨然有“战争之象”,热闹是热闹,但在外藩来使面前表演确实非常失礼,更别说表现朝廷盛德了。

    因此,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冬,在这次泼寒胡戏演出后,唐玄宗痛快地采纳了张说的建议,下诏禁断泼寒胡戏,称:“腊月乞寒,外蕃所出,渐浸成俗,因循已久,自今以后,无问蕃汉,即宜禁断。”

    从此,一度风靡洛阳的泼寒胡戏,在宫廷及上流社会销声匿迹了。不过,它在民间并未完全禁绝,比如其中所歌之曲苏莫遮,后来就有人非倚声填词,以《苏幕遮》的词牌流传了下来。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