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4版:城市档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龙门有幸埋忠骨 乐天遥望伴诗魂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4 年 7 月 22 日 星期    【打印】  
▲抗战时期名人访洛
中条山前线突患重病,1939年8月,王礼锡病逝洛阳
龙门有幸埋忠骨 乐天遥望伴诗魂
□记者 余子愚 文/图
作家战地访问团在洛阳合影,前排右三为王礼锡 图片由记者翻拍
王礼锡墓
    核心提示

    “这一次的计划,也许是我错了,特别是在临别的时候觉得如此。”访问团出发时,王礼锡在日记中所说的话也许是对他此行有不祥的预感——1939年8月26日,王礼锡因突患重病不治身亡,葬在龙门西山小青峰上,他的墓与龙门东山琵琶峰上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墓遥遥相对。

    1    寻找王礼锡墓

    祭拜爱国诗人

    在龙门博物馆附近,记者向一位老者打听小青峰无果,记者再问从哪里可以上山,老者手指前方:“那里可以上去,有没有墓我不知道。”

    从龙门博物馆向南数百米,有一条水泥路蜿蜒向上,记者沿水泥路西侧的一条羊肠小路向山坡上走去,路边有很多树,傍晚的太阳晒不进来,光线有点暗。或许是缘分,几分钟后,记者看见几座坟,其中一块墓碑很大,定睛看去,上书“爱国诗人王礼锡之墓”几个大字。

    在王礼锡墓前站定,记者向这位沉睡的爱国诗人三鞠躬。

    1939年,王礼锡被安葬在此,75年过去,王礼锡墓上长满野草,墓前及墓侧有几棵不算粗壮的柏树,四季常青。

    1939年,是王礼锡生命的最后时光。

    2    卫立煌盛赞访问团:

    “每一杆笔可抵十万兵”

    1939年7月13日上午,王礼锡率访问团到洛阳车站,车站月台上悬挂着“欢迎作家战地访问团”的横幅,下面排列着金光耀眼、庄重整齐的长官司令部的军乐队。访问团成员下车,受到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的盛大欢迎,入住陇海铁路招待所。

    7月16日,王礼锡率访问团慰问了伤兵医院的伤残人员。伤兵医院附近就是著名的龙门石窟,访问团成员顺便游了龙门。王礼锡写道:“那漫长的石山的崖壁,无数大大小小的洞窟……那佛像的神态,雕刻得如此细致,使大家惊叹不已。”

    7月19日,王礼锡代表访问团将一面绣有“民族干城”四个字的锦旗,赠给卫立煌。卫立煌在答辞中对作家们做出高度评价:“诸位每一杆笔可抵十万兵,十四杆笔(访问团13名作家及王礼锡的秘书,记者注)可抵一百四十万兵。这一百四十万兵来到我们这里,无异给我们增添了一支最雄厚的力量。那么,在这一块土地上,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

    3    访问团与老舍率领的北路慰劳团会师洛阳

    1939年7月17日,著名作家老舍率领的北路慰劳团到达洛阳,他们是当年6月28日离开重庆的,而王礼锡夫人陆晶清所在的南路慰劳团是6月23日离开重庆的。

    到达洛阳后,老舍先到陇海铁路招待所看望访问团,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午饭时,访问团专程买了4瓶黄酒为老舍等人洗尘,大家痛饮了一番,连并不饮酒的王礼锡也喝了3杯。

    酒后,王礼锡和老舍在招待所院里一棵木槿花树下谈了很久,商讨如何进行战地访问和国际宣传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7月17日上午,王礼锡抽空去理发。“到理发店刚坐下理了一推子,空袭警报就响了,于是他不得不赶回住所。等到警报解除,午宴时间已经到了,他只好带着右耳后的一道青痕去赴宴。席间,他仍是谈笑风生,满不在乎。”

    老舍曾回忆和王礼锡在洛阳相聚时的情形:“仿佛洛阳所有的雨都积储在一处,一总在那几天落下来。冒着雨,我几乎天天去找他。”

    4    前往中条山劳军,王礼锡突患重病

    后来,老舍率北路慰劳团向南,王礼锡率访问团向北渡过黄河,前往中条山前线。1939年7月25日,天气阴,访问团于上午11时离开洛阳,经渑池渡过黄河。面对滔滔的黄河,王礼锡诗兴大发,写下了“千重山,万顷平原/寸寸都属于炎黄子孙/只要有一个中国人/就不能让敌人侵占”的爱国诗句。

    按照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部的安排,访问团先进入中条山一带。

    中条山一带,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往往需要一天的路程。而在这里赶路,得爬山翻岭,得不断渡过没膝的溪涧,访问团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那正是酷热的时节,在炽热的太阳下骑一整天马,累得够呛。每到一个部队、一个村庄,就得紧张地工作,开会做报告、访问、座谈、搜集资料、记录见闻等,王礼锡非常繁忙,他要处理团里的许多事情及外联工作。

    1939年8月18日,在烈日暴晒下,访问团骑马行军刚到一支军队的驻地,大家便迫不及待地到一条河边去洗澡。河水冰凉,众人洗得十分高兴,身材胖胖的王礼锡不听他人劝,也急忙跳入河中洗个痛快。

    吃晚饭时,王礼锡忽然发现戴在手指上的结婚戒指不见了,这让他很难过。当晚,他感到头脑昏沉,并开始发烧。8月19日,王礼锡的体温仍然很高,访问团成员非常着急,次日凌晨,秘书钱新哲护卫着王礼锡,一路用担架将他抬往国民党第38军军部,在这里,王礼锡遭遇了要命的误诊——军医认为,王礼锡病不重,是“因为走路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8月21日,王礼锡病情加重,眼睛、脸面呈黄色,连冒出的汗都是黄的,人已不能进食,访问团人员更加着急,集体讨论决定,护送他回洛阳治疗。然而,神志还清楚的王礼锡不愿离开战地,他说:“不要紧!工作,工作!”

    5    葬于龙门西山小青峰

    8月24日黄昏,王礼锡一行在陕县搭上去洛阳的火车。在火车上,王礼锡的病更严重,喘着气,全身乏力,随行医生给他打了强心针。

    8月25日到达洛阳,王礼锡被立即送往洛阳当时最好的一家天主教堂医院。医生确诊为黄疸病,但因之前被军医误诊,王礼锡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第二天5时,王礼锡忽然呼吸急促,等医生赶来时他已停止了呼吸,访问团成员得知后,“如五雷轰顶,号啕大哭起来”。

    8月31日,洛阳各界为王礼锡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卫立煌主持大会,宋之的副团长致悼词。访问团成员在会上悲痛地齐唱由方殷作词、丁珰作曲的《王礼锡先生挽歌》。之后,王礼锡遗体被安葬在龙门西山小青峰上,与龙门东山琵琶峰上的白居易墓隔伊河相望。

    王礼锡病逝后,中共中央和延安文艺界发唁电,印度总理尼赫鲁也发来唁电。周恩来、邓颖超专程前往重庆慰问王礼锡夫人陆晶清。

    从1985年至今,王礼锡的儿子王士志及孙子王效祖曾多次来到洛阳扫墓。在王礼锡后人眼中,王礼锡墓能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墓遥遥相对,是“龙门有幸埋忠骨,乐天含笑伴诗魂”。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