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的心理分析与矫正是培智教育的重要内容。智障儿童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
1.自卑:总认为自己比健全儿童矮一截,遇事畏缩,缺乏竞争的勇气,对未来丧失信心;
2.孤僻:由于生理缺陷,游离于普通儿童之外,只爱与同类残疾儿童交往;
3.多疑:常常表现为对人际交往有偏见和误解;
4.依赖:一些智障儿童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照顾,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自立能力很差;
5.虚狂: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一触即发,对人没礼貌;
6.过度激动: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有人曲解其原意时,极易激动,举止冲动。
智障儿童的心理障碍有的表现为一种,有的可能有多种表现,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操练。
1.对自卑、孤僻、多疑的智障儿童,要努力让他们树立明确的“自我意识”,正视自己的生理缺陷,并努力把自己锻炼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放大优点,让每一位学生都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避免产生自卑心理。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给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增强信心,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和正常人交流,慢慢融入社会,从而逐步消除孤僻、多疑的心理障碍。
2.对于依赖感过强的孩子,家长和学校要密切配合,家长要狠下心对其“断奶”,让他融入集体,学会自理、自律和自立。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一对一地帮助孩子确定发展目标,指导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对情绪激动、行为过激的孩子,要重点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日常教育其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纪律;引导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断改正缺点,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社会化。当某种刺激使这些孩子情绪激动时,教师要及时安抚,因势利导予以疏导劝解,不要不择时机强硬批评而使他们产生更加过激的行为。在教育时,还要引导他们与人和谐相处,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乐于同健全人交往,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