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分房大会”的召开,西工区西小屯社区的5000多名居民要在新小区林立的楼房中安家了,而这事儿只是我市城中村、旧城和棚户区改造进程的一个缩影。晚报的报道引发网友热议。
不少人还记得西小屯社区原来的样子。@不会玩圣骑士:记得小时候,从健康西路到王城公园,总要穿过西小屯社区,里面像赶集一样热热闹闹的。@喊我黄三金感慨城市发展进入快节奏:高楼拔地起,谁还会记得过去呢?
大大小小的城中村被改造,其居民的感受如何呢?@starloveleaf21:原来,乡里乡亲都住一起,很方便,今后可不一定了。@河洛王鹏认为拆迁安置工作是重中之重:户口、工作、子女上学等问题都要妥善解决,让这些新市民更好地享受城市的福利。
一些低成本生活区的消失,提高了外来者融入城市的“门槛”吗?@大兔纸想要腹肌说:城中村少了,租客们想找到便宜房子可就难了。@猫的嫁衣对此表示赞同:许多老旧生活区所形成的圈子,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而且消费水平很低,这无疑是正处奋斗阶段的“蚁族”的最佳选择。@白小宁你好可爱补充说:在那些不愿让孩子寄宿的家长眼中,学校附近的老旧生活区是上佳选择。
城市在发展,在变化,其变化的核心始终应当是“人”。@张栩翔表示:思维不能总围着“房子”转,建筑好拆好建,人的生活却没那么简单。@_千山寒_接过了话茬儿:对某一区域改造的目的和方向要明确,还应多增加方便周边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
在@农技推广员看来,城中村改造应珍视地方特色,不能让历史名城变得没有历史韵味。@钓星汉建议:好好保护涧西的工业遗产街区,那是时代的印记。@云小谦勇往直前则表示:不能眼睛只盯着“利”和只知道拆迁,改善城市治安状况和居住条件也是必要的。
(邓京跃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