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高英雄”杨连弟 (资料图片) |
|
■开栏语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年轻的孟津人谢琰提前从中原大学毕业,成为新华社河南分社的一名记者。1949年9月中旬,谢琰多次来到洛阳采访。
1998年,《西工文史资料》刊登谢琰的回忆文章《新华社六年》,对他解放初期来洛采访的细节进行了还原。从即日起,本报分两篇推出“解放初,新华社记者洛阳行”报道,敬请关注。
核心提示
提起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杨连弟,很多人都知道,可他们可能不知道:在陇海铁路洛潼段(洛阳至潼关),有座铁路桥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杨连弟桥”。
我们从当年新华社记者谢琰的笔下了解到,解放初期,杨连弟曾因在陇海铁路洛潼段参与一次桥梁抢修而出名,当时被人称为“登高英雄”和“爆破能手”。此外,“高填土”工地洛阳民工何景文的事迹,同样鲜为人知。
奔赴陇海铁路洛潼段,目击大西北“隘口”抢修
洛阳晚报记者从孟津县作协主席李根柱处确认,谢琰是孟津县横水镇古县村人。
1948年10月22日、24日,郑州、开封相继解放,中原局决定调谢琰等人前往郑州筹办《中原日报》(记者注:1949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报《中原日报》在郑州创刊)。后因《中原日报》创办尚需时日,谢琰等人从郑州继续东行,到达开封。谢琰被分到新华社开封分社做记者。
1949年6月,新华社开封分社改为河南分社,归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领导。
同年9月中旬,谢琰接受任务:到陇海铁路洛潼段采访桥梁抢修工程。当时,西北广大地区尚未完全解放,陇海铁路西段的修复通车,对解放大西北至关重要。因此,桥梁抢修工程任务十分紧迫。
观音堂以西的两座山崖之间,有一座长142米、高45米的铁桥,被称为“八号桥”。
最初,这座桥是在法国、比利时两国的帮助下建造的。日寇侵占洛阳后,为阻止日军西进,国民党军队将八号桥彻底破坏。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架设了临时性木桥以维持通车。1949年8月,解放军过黄河南下,占领大桥,但大桥的木排架在战斗中已被焚毁,陇海铁路再度中断。
为支援解放大西北,中共中央军委命令迅速修复陇海铁路洛潼段,而八号桥正是洛潼段的关键工程。
八号桥的修复工程,是谢琰采访的主要任务之一。承担这项工程的是铁道兵团桥梁大队的第一中队,杨连弟当时正是这个中队的战士。
吃住在抢修工地,三次采访“登高英雄”杨连弟
谢琰在八号桥桥梁工地上吃住了10多天,采访了铁道兵团桥梁大队第一中队的所有英雄和模范人物。他对杨连弟的印象尤为深刻,为此还深入采访过三次。
杨连弟,生于1919年,天津人,由于为八号桥施工解决了登高、爆破两大难题而受到赞扬。
杨连弟利用原桥墩上突出墩面的钢板头,绑成脚手架,第一个登上了45米高的桥墩,节省了当时极其缺乏的木杆、铁丝,大大缩短了工期。同时,他坚持在不足3平方米的桥墩顶部,用一块木板当掩护,昼夜不停地连续爆破100多次,把原桥墩顶端坚如钢铁的超高部分削低了2.5米,因此获得了“登高英雄”“爆破能手”等光荣称号。
随后,杨连弟参加抗美援朝,同年,率领一个排,抢修朝鲜平安南道清川江大桥。1952年5月15日,在检修清川江大桥时,杨连弟因美军的定时炸弹爆炸而牺牲,同年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为纪念这位战斗英雄,我国铁道部门后来将八号桥命名为“杨连弟桥”,并在该桥西北侧建立了杨连弟纪念碑。
洛阳民工何景文,讲述新旧社会两重天
除了采访英雄杨连弟,谢琰还在陇海铁路洛潼段采访了洛阳民工何景文。当时,何景文正在洛潼段交口(今三门峡市交口乡)火车站以西的三座铁路桥抢修工地上进行“高填土”。
在谢琰的回忆文章《新华社六年》中,我们得知,按铁路里程,这三座铁路桥分别以“807”“809”“810”命名。当时缺少钢材,要在短期内恢复这三座高桥,只得采用土办法,即“用周围山岗的黄土,把它填起来”,这种方法被称为“高填土”。
“高填土”工地上有许多民工,洛阳民工何景文,可以作为这些民工的代表。
何景文告诉谢琰,解放前,国民党军队曾一次又一次地要壮丁和粮食,逼得他把20多亩地都卖光了,他的老父亲被押在联保处断了气。1944年,何景文给国民党军队挖战壕,一共去了50多人,有20多人都挨了他们的皮鞭,脊背上被抽出了血痕。“解放后,不但家中分了地,有吃有喝,再不受气了,而且在这里干活有工钱,县长都跑来慰问。这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何景文这样道出自己的体会。在填土工程中,他挑土一个人顶三个人,刨土一个人供上十几个人挑。
数百名铁道兵团的战士和一万多名民工,经过58天的艰苦奋战,终于把这三处深沟大壑填平夯实,铺上了铁轨,据计算,全部工程共填土40余万立方米。
采访结束,谢琰写了一篇通讯《高填土》,发表在1949年11月6日的《河南日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