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会一角 娄浩 摄 |
|
国学无处不在
本期“洛城读书会”的讨论主题是“晒晒你读过的国学作品”。我们事前在书坊版QQ群“读书吧”里征集报名者,不少人望而却步:“国学太深奥,我看不懂,也讲不好。”
关于国学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在胡适写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
在南京大学学生梁爽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国学入门书,因为它一向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而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小说是重要载体。
很多人认为国学深奥难懂,网友“积微”却说,国学无处不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人们写对联常用的“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等,就出自国学经典《诗经》,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
国学寓意深刻
近年,国学热渐渐兴起,人们喜欢用先贤总结的经验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
上海大学学生王源昕说,《汉乐府》《诗经》等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由于贴近生活,读起来如临其境,情感表达比较朴素、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铁路部门工作的杨铁宝喜欢看《太平广记》。这本书收录了先秦至北宋初年的野史、笔记、传奇等,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文言小说总集,虽多为神怪故事,但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寓意深刻的故事思考人生。
梁爽则从《后汉书》中看到了侠文化。在《党锢列传》中,以东汉桓、灵二帝时期太学领袖郭泰为代表的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郭泰的大侠精神让他受到世人的尊重,当他返回故乡时,几千人到洛河边为他送行。梁爽说,她的老师就曾说过:“读《后汉书》不落泪者真是铁石心肠。”
如何传承国学
梁爽在洛阳上初中时,在学校吃饭前要背《道德经》,吃完饭要听《道德经》,犯错了要被罚抄《弟子规》。上大学后,她参加了国学社。不过,她认为这样推广国学的方式稍显生硬,如果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国学经典,那么效果会更好。
王源昕说,现在国学喊得很热,但是形式大于内容,推广手法有待改进。只有让青少年乐于接受,才能更好地传承、弘扬国学。
网友“弱水河畔”是甘肃人,在洛阳工作,听了梁爽同学讲上学期间背《道德经》《弟子规》的故事,她感叹洛阳的文化底蕴真是深厚。她说,现在国学热的兴起,说明大家已经意识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有责任学好国学、宣传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