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在河南省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诗人王家新,河南省文学院院长、评论家何弘,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马新朝等30余人围坐在一起,对洛阳诗人朱怀金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研讨。朱怀金的诗歌有何魅力?他是如何写诗的?对我市的诗歌爱好者有何启发?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和他的诗。
研习诗歌多年,推出第五部诗集
朱怀金,1969年生于南阳邓州,1991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先后任教师、记者、编辑,现为洛阳广播电视台影视文娱频道制片人。2000年,其诗集《陌生人手记》获首届河南省文学奖。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洛阳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
朱怀金的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山花》《莽原》《飞天》等刊物,部分诗作被翻译成英语、韩语、世界语。出版有诗集《状态或幸存之诗》、《陌生人手记》、《跨越》(合集)、《风兮 风兮》。《词语的偏执》是其第五部诗集,收集了他自2009年至2013年创作的诗歌百余首,2014年1月由阳光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诗集收录有10余首关于河洛文化、洛阳历史遗址的诗歌,如《会盟扣马村》《王铎故居寻梅》《午夜在蓝魅酒吧想起阊阖门》《龙门大道访邵夫子》等。
朱怀金说,他对诗歌的热爱,早在中学时便萌发,那时他的诗歌已在省内外刊物发表。大学毕业后,他来到洛阳工作和生活,开始专注于诗歌创作。
他认为,诗歌的语言像含有历史文化的富矿,探索语言魅力的过程就像“炼金”。在创作过程中,其诗歌风格也从青春期的张狂到现在的渐趋沉稳。
专家评论朱怀金:敏感的人,敏锐的诗
在研讨会上,与会诗人、评论家对朱怀金的诗歌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部诗集风格独特,与之前的创作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王家新:从朱怀金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敏感的人。他的诗歌很敏锐,精心打磨词语,具有一种锋芒。他的诗歌写得很机智,轻松中带有现实的痛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使读者能够从众多诗人中将其辨认出来。
何弘:朱怀金的诗歌把历史与现实、远方与当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的广度与深度有了很大提升。
马新朝:朱怀金的诗歌创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走得不算近,但他应该能走得更远一些。
森子(著名诗人):近几年,朱怀金的诗歌写作发生了一定变化,具有现代性。从这本诗集可以看出,只有偏执才能打破以往的语言束缚。作为洛阳诗人,朱怀金不仅要反映洛阳的独特性,还要从地方性出发,走向普遍性。
王东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青年诗人):朱怀金的诗歌具有独特性,带有游戏心态,说明他是一个有趣的人。在这本诗集中,他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形成了不同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