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民强的家属看到《洛阳晚报》上夫妻俩的合影留下了眼泪 |
|
□见习记者 何奕儒 实习生 胡月/文 杜卿/图
身患癌症的刘民强,与肺癌苦苦斗争了4年,于昨日6时12分离开了这个世界。弥留之际,他还惦记着捐献自己的眼角膜。遗憾的是,他最终未能见到他和妻子登在《洛阳晚报》上的合影(详见晚报昨日A17版)。就在刘民强去世的当天下午,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眼库(简称省眼库)找到了适合的受捐者,刘民强的遗愿终于成为现实。
弥留之际,他催促妻子联系捐献机构
昨日6时20分,洛阳晚报记者接到刘民强妻子张爱玲打来的电话,她告诉记者刘民强已经在8分钟前去世了。“这一夜他过得很痛苦,但一直没有忘记捐献眼角膜的事情。”此时,张爱玲已与省眼库取得联系,省眼库的医生正在郑州赶往洛阳的路上……
洛阳晚报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往市第一人民医院,眼圈红红的张爱玲正和家人坐在医院的长椅上,焦急地等待着省眼库医生的到来。“28日下午,他已经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张爱玲说,到了晚上刘民强的呼吸变得更加困难,开始大量咯血。由于喘不上气,刘民强已说不清楚一句完整的话,“但他心里是清楚的”。躺在床上的刘民强拉着张爱玲的手再三嘱咐:“我要走了,一定要把眼角膜捐了,千万别要人家的钱。”
“记着呢,记着呢。”张爱玲不停地安抚丈夫的情绪。
到了后半夜,刘民强的意识开始变得模糊,出现昏迷,医护人员为他用上呼吸机。张爱玲知道自己已经留不住丈夫了,为了让刘民强没有遗憾地离开,早晨6时,在丈夫的病床前她与省眼库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
6时12分,刘民强心脏停止跳动。张爱玲清楚地记得,丈夫流着泪对她和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该走了,我没遗憾了……”
捐献成功,他的善举将使两名盲人重见光明
在医院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张爱玲和家人有些焦虑,生怕错过了捐献时间。
9:00 省眼库的汽车驶进医院大门,张爱玲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按照流程,张爱玲在捐献遗体眼球志愿书上签了字;
9:10 眼角膜获取手术开始;
9:20 手术成功完成,整个过程仅用了10分钟的时间。
从签字到手术,张爱玲虽然一直流着泪,但心情还算平静。当亲友把29日《洛阳晚报》刊登的夫妻合影拿给张爱玲看时,她放声大哭。大家不会想到,洛阳晚报记者为夫妻俩拍的这张照片,竟成了他们一生中留下的最后一张合影。
张爱玲告诉洛阳晚报记者,虽然遗憾丈夫未能看到这份报纸,但这张照片成了她心中最大的慰藉。
16:00 洛阳晚报记者联系到了省眼库的医生。医生告诉洛阳晚报记者,刘民强的眼角膜捐献非常成功,“捐献者在去世后,夏季需要在6小时内进行捐献,秋冬季需要在12小时内进行捐献,刘民强眼角膜的捐献时间未超过这个期限”。
癌症患者可以捐献眼角膜吗?“刘民强是肺癌患者,可以进行捐献。”医生说,如果是肝癌、白血病患者或一些恶性肿瘤已侵犯到捐献者的眼组织则不能捐献。
经过评估,刘民强的眼角膜可以捐献,目前,两名受捐者都已确定。按照器官捐献的双盲原则,捐献者的家属和受捐者不能见面,省眼库的工作人员不能透露受捐者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