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跟喜 |
|
张钫先生重教办学,事迹甚多,其懿德景行,口碑有诵。仅举数例:
一、助教奉节。1913年,时任陕军二师师长的张钫,奉命入蜀,驻军奉节。奉节原有“夔州府中学堂”,为四川名校。曾任南京政府内务部总长的程德全是四川云阳人,亦是首先参加辛亥革命的满清封疆大吏,程德全早年从国外购置教学器材,捐赠该校,后来时局混乱,学校举步维艰。张钫驻军后,遂将该校迁至西坪,并将其与县立师范合并,易名“夔州联合县立中学师范合校”,张钫捐银五百两,改善办学条件。当时盗匪蜂起,戎马混乱,张钫即派兵驻守,武装护校。
奉节有白帝庙,为川中名胜。张钫不唯捐资办学,又筹款修葺白帝庙,并将抒怀诗四首命工镌石,诗曰:“野草青萦白帝城,玲珑滟滪扼江横。滩声夜夜穿巴峡,八月秋涛气未平(一)。阴霾扫尽蜀山青,匣隐龙泉古刹行。不问瞿塘说天险,还期湖海共澄清(四)。”石刻今仍存于白帝庙碑林中。庙西观星亭有西洋风格小楼一座,亦为张钫所修,仍存。据云:张钫另有《南征行》文一则,千余字,刻石四方,惜已无存。
二、创办“河南省立水利工程专科学校”。黄河水患无穷,祸豫犹重,三十年代末,张钫任河南建设厅厅长,鉴于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缺乏,遂于1929年创办水利专科学校。校址设于建设厅西偏院,所收水利生员,分为江淮河汉四班,学生百余人,多为豫籍,学制三五年不等,陆续延请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陶述曾、崔宗培、汪济生等任教讲学。抗战期间,学校由开封迁至镇平、内乡、宝鸡等地。虽迫于时艰,学校数次迁徙易名,但一直是国内专致于水利工程之著名学校。1946年,该校部分并入河南大学,1947年,张钫等三十余人复又在原址成立中原工学院,延至1948年开封解放,学校转并黄河水利委员会。
该校自1929年到建国之初的20年间,坚持教学、实验、实践三结合,培养了大批水利工程人员,建国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的总工、专家,多出自张钫创办的黄河水利专科学校。现在开封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竖有张钫先生铜像一尊,孰以褒扬先德,勉励后来。
三、创办“西北中学”。该校由张钫创办于1943年秋,校址在西安“中州会馆”中,张钫既是会馆理事长,又是西北中学董事长兼校长。西北中学成立时,曾邀豫籍艺人常香玉义演,为学校募集资金。时值抗战后期,民生凋敝,由于张钫竭诚努力,学校得以维持,亦为迁徙西安之河南人子女就学提供诸多方便。建国后为西安市第六中学。
四、助学南阳。南阳旧有苑中、女中两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学校资金匮乏,张钫先生闻知此事后,即允准将南阳镇署140余顷“营田”(清遗留官田)划拨为学校永久基金,所有田地收入,归两校均用。34年驻军南阳时,张钫又将《四部要略》《昭明文选》各一部赠与南阳私立苑中。张钫亦曾被邀为该校名誉董事长。南阳女中校长杨鹤汀曾有诗云:“最是张公惠士林,筹来田亩作基金。更与苑校平分用,从此坦途可安心。”
张钫奉节助教之时,年仅28岁,吁!其襟怀德操,我辈项背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