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陕西宝鸡,我爱上一座桥。
我是傍晚时分抵达宝鸡的。汽车在渭河岸边疾驰,这时,一座闪闪发光的桥闯入我的眼帘,一闪而过。白天当我再次从她身边经过的时候,她却失去了夜晚的美丽——纵使雕梁画栋,不过是一座现代修建的仿古桥。那时,她并未在我心上。
在离开宝鸡的前一晚,机缘巧合,我再次走上这座桥。不承想走上去,我就爱上了这座桥。
以前,我只爱有传说的江南古桥,没想到这座现代桥梁也可以如此夺人心魄。这座桥只供路人观赏,车辆不能通行。她将古典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技术完美融合,长六百多米,桥两侧镶嵌着一千多幅中国古典美术精品铜版画,让人目不暇接;北引桥部分,桥上陈设十面石鼓和宝鸡出土的珍贵青铜器石雕;廊桥的南北桥身上镌刻着宝鸡的历史文化典故,文字和配图相得益彰。
漫步桥上,移步观景之间,你要眼观六路,才能览此桥之全貌,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历史深处。古诗有云:“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华灯初上,远远眺望宝鸡——这就是周秦文明的发源地,闪烁的灯光照亮城市的夜晚,在万家灯火里宝鸡显得分外神秘,从秦岭深处刮来的凉爽夜风从桥上吹过,渭河水从桥下奔涌而去。
一座桥也是有生命的,工匠给了她骨肉,设计师给了她灵魂,她的存在,镌刻着这座城市最珍贵的文化资源。走过她,你会懂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珍贵之处,在于弘扬,在于展示,在于传承。廊桥已成为宝鸡鲜明的城市文化符号,已经超越了桥梁本身的意义。
走过这座城市,这座城市的美丽、厚重此刻都与我无关。想起远方的故乡,我在宝鸡的廊桥上做了一个梦,但愿洛水之上也有这么一座桥,于喧嚣中辟一方宁静,铭刻辉煌的历史和故乡的前世今生,让洛阳的所有文化符号都可以在桥上得以展现,让所有走过洛阳的人可以放慢脚步,直观而深入地了解洛阳,让《洛神赋》广为传唱,让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得以在桥上千古流传。
那时候,站在桥上,看风起云涌,看长河落日,思悠悠过往,赏两岸繁华,杨柳岸,晓风残月,良辰美景,终非虚设。
今夜,我所说的廊桥与爱情无关,只与文化有关,与历史有关,与梦想有关,与两座有故事的城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