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加以追捧的理由只是好玩,那么即便玩得再投入,也不过是玩个“山寨”。
万圣节前夕,洛阳不少商家早早打起“鬼”主意:南瓜灯、巫师帽,与“鬼”有关的特色蛋糕、旅游专线,都挺火。晚报记者走访发现,幼儿园儿童、小学生是消费主力。
万圣节是个啥东西?西方的鬼节,跟西方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别说小孩子了,就是见多识广的大人,又有多少真正了解它的来历,知道它的背景,清楚它耍的到底是个啥?
商家瞅准了商机大肆宣传,大家就跟着闹腾。闹腾不要紧,对于孩子来说,不过是多了一次玩耍与欢快的机会,但既然要玩耍,那要不要来张骷髅面具,来副假牙,来几根长指甲?既然要快乐,那要不要糖果,要不要鬼脸大蛋糕?关键是,要不要掏腰包?
这些年,从圣诞节、情人节到万圣节,洋节逐渐兴起,大有蔓延之势。这些舶来的洋节,对于过惯了传统节日的国人来说,有一定的新鲜感,也有一定的仪式感,但更多的是弥漫着消费主义的气息。用土话说,耍的就是个钱。
有人说,洋节不过是个噱头,不谈文化也罢。这话不能说没道理。确实,对于商家而言,这是一个有节靠节、没节造节的时代,就连“1314”“双11”这类本无关联的普通日子,也都被利用得淋漓尽致不是?当“赚钱”成为目的,当“花钱”成为主题,还能谈出什么文化?
过不过洋节,不少人也许并不当回事,无非是想多得点儿实惠——但实惠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得到的!买家没有卖家精,老话可不是瞎说的。今年“3·15”,笔者到建材市场买东西,听商家说力度如何如何大,便交了200元订金,订了价值1200余元的防水材料。你猜优惠多大?只比半年后便宜10块钱!
聊这么多,笔者并不是说支持封闭自守,要当九斤老太,只不过洋节再火,不是咱的。若加以追捧的理由只是好玩,那么即便玩得再投入,也不过是玩个“山寨”。换句话说,就算没有洋节,就算不花钱,也能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给家人一个温馨的感觉。捂紧腰包,比轻信商家的“鬼话”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