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名老人的合照,从左到右依次为凌洁思、余承练、周华、余克尧、戴子忠 | |
核心提示
60年前的11月14日下午4点,一列绿皮火车缓缓停靠在洛阳火车站,100多名背着被褥的青年一下车,就被北风刮得缩了缩脖子,他们是来洛援建的首批知识分子和技术骨干。他们和后来者一起在麦田里建起了新的洛阳。
60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都已满头白发,50多名在洛轴工作的青年如今只剩下5名。再聚首时,他们有人拄拐杖,有人被老伴儿或孩子搀着,共叙热血青春……
1 60年过去了,首批来洛援建的两广人再相聚
85岁的余克尧为了11月14日的聚会忙活了很多天。“50周年时还有十几个人,如今就剩下5个了。”余克尧说。
当天上午,带上为团聚创作的诗,余克尧和老伴儿早早来到涧西区金苑阁酒店,把诗挂在包间后,他开始守在门口迎接其他人。
“老周,能听出来我是谁不?”不多会儿,余克尧看到一名个子高高、穿着黑褂的白发老人,赶忙迎上前去。白发老人被人搀着,一手拄拐杖,一手伸出来摸索着问:“是不是余教授?”
“听声音就能猜出来啊!”俩人的手紧紧握到一起,高兴得像孩子一样。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不多时,其他几名老人被老伴儿或孩子搀扶着,如约而至。
5人相聚在一起,先拍照留念。他们分别是:周华,广东广州人,来洛时21岁;余承练,广东台山人,来洛时26岁;凌洁思,广东广州人,来洛时18岁;余克尧,广西人,来洛时25岁;戴子忠,广东广州人,来洛时24岁。他们几个都是“老洛轴”,有的从事秘书工作,有的从事会计工作,有的从事教育工作。
随后,86岁的余承练站起来说:“朋友们,60年前的今天,咱们来到洛阳,在洛阳奉献青春,在洛阳轴承厂创造了‘大庆式企业’,如今我们老了,身体不中用了,但看看现在的洛阳,有我们奋斗过的身影……”
2 60年前第一批援建人员的洛阳印象
凌洁思,到洛阳时才18岁,在同批人员中年龄最小。她15岁考入广州市东山人民银行,没多久就成为会计组组长。1954年11月8日,正在柜台记账的她被领导叫进办公室,得知自己被选中到洛阳援建新型工业城市,3天后出发。
“听说可以为国家做贡献,很兴奋。”11月11日,凌洁思背着一床军被和一身衣服,没顾上给家里写信,就挤在一群小伙子中踏上开往洛阳的火车。
到洛阳的第一幕,凌洁思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大家下火车后都愣住了。那时刚下过一场大雪,翠生生的篱笆上挂着雪花,呼呼叫的北风使劲儿往这群南方人的袖口、领子、裤腿儿里钻。找商店、买衣服,成了他们下车的第一件事。
不过,大家不是因为寒冷而愣住,而是眼前破旧的农房,坑坑洼洼的马路,让他们疑惑,要在这样一个地方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城市?
3 搞建设,先学探墓知识
86岁的余承练曾在广州市总工会工作,下火车后听说自己被分进轴承厂,他觉得自己“点儿背”,为啥没分进一拖?要知道,那时候开拖拉机是最时髦的事,轴承是个啥?
他和余克尧等人被安排住到老城马市街,还没暖和一会儿,就去看要建设的工厂厂址。余承练回忆说,那时候的涧西全是一片麦田。
如何开始建设?新命令很快到达,援建人员要先学习探墓知识。余承练和其他人这才意识到,洛阳是座古都,随便走两步,脚下可能就踩着文物。要想建工厂,得先清农田、探墓葬。随后的几个月,大家拿着洛阳铲,踏着没脚踝的积雪,按照文物局的要求,开始一点一点探墓。这一探,仅轴承厂原址下就发现了180多座古墓。
随后的3年多时间,涧西区建设处处开花,来自上海、沈阳、广州的技术骨干和知识分子先后赶来投入到洛阳建设。
4 没有家长在场,桌上摆些糖块儿请同事吃就算结婚
1954年至1958年的洛轴建厂期间,余克尧天天住帐篷,吃食堂,忙在工厂里,没有一点儿业余生活,甚至媳妇儿都没顾上找。1958年,经人介绍,余克尧和市委办公室的打字员张金枝认识,并于当年喜结连理。
“那时候,在小学教室拼几张桌子,摆些糖果请领导和同事一吃,就算结婚了,也没有双方家长见证。”张金枝笑着说,为了支援建设,这些礼节没了也能凑合,但最要命的是结婚后双方还要住集体宿舍。
“我住的集体宿舍小,两人一间,老余的集体宿舍住好几个人。”张金枝说,自己周日休息,余克尧周二休息,俩人好容易见面亲热,宿舍的其他人就要回避,这也成了当时支援建设人员面临的最大问题。
5 邓小平到厂视察,提出轴承必须100%合格
1958年7月1日,洛阳轴承厂投产。
当时轴承的关键技术都掌握在苏联专家那里。“苏联专家还没撤走时,工作中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余克尧说,在大学时学的是英语,对俄语一窍不通,为了搞好工作,他从零开始,埋头苦学。
余克尧说,转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洛阳的轴承技术开始向苏联看齐,并在部分领域逐渐领先。同时期,洛阳轴承厂也因为贡献突出被评为“大庆式企业”。
1964年4月,邓小平到洛阳轴承厂视察,提出轴承必须100%合格,否则飞机飞不上天,坦克走不成路。原本郁闷的余承练,认识到了轴承的重要性,暗自庆幸当初被分到了轴承厂。
提起往昔,余克尧和老友们都很动情,他们说也曾想过回到故乡,但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都毅然放弃了回去的机会,留在洛阳这片热土上。“现在我们都是地道的洛阳人了,这里记录着我们如火的青春。”
读者朋友们,让我们向所有经历过这段激情燃烧岁月的援建洛阳的人致敬!
延伸阅读
您知道上海市场、广州市场的由来吗?
1954年1月,国务院确定洛阳为国家重点工业建设城市。党中央和河南省委决定,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打一场建设大战:从1954年起,除了援建的苏联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英才们开始向洛阳聚集。他们中有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专家,有从上海、沈阳、武汉等地来的熟练技工,有刚刚放下枪、从战场上归来的军人,还有洛阳本地的农民……在涧西这片热土上,建设大军的人数最多时有十几万,是当时洛阳市人口的近两倍。
1955年,为了照顾广州人和上海人的生活习惯,我市前往上海、广州等城市,动员这些城市的国有商业企业和私营商户内迁洛阳,支援洛阳的工业建设,由此在涧西区形成了两个大型市场,并最终形成现在的上海市场、广州市场商业圈。
“一五”期间,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矿山机器厂、滚珠轴承厂3个大型国有企业选址洛阳后,作为配套建设项目,国家又确定在洛投资兴建热电厂和水泥厂。随后,铜加工厂、棉纺织厂、耐火材料厂、玻璃厂和柴油机厂(代号国营第407厂)相继落户洛阳。
这10个工厂,号称“十大厂矿”,构成了早期洛阳工业的主体框架,奠定了洛阳在全国工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