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在报纸上看到一些优惠信息,如“此券可抵5元餐费”“凭此券可享受九折优惠”等。一些消费者就会剪下这类折扣券。为什么这些企业不直接把饭菜价格降低10元,或者是直接将商品打九折,而是选择在报纸上刊登优惠信息呢?
答案是折扣券可以使企业实行价格歧视。什么是价格歧视呢?在垄断状态下,按照常理,企业会对所有的顾客收取同样的价格,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企业会以不同的价格将同一种物品卖给不同的人,尽管这种物品的生产成本是一样的,这种做法就被称为价格歧视。区分不同顾客的标准往往是他们的购买力和支付意愿。
无论是餐馆老板还是百货公司老总,他们都知道不是所有的顾客都愿意花时间剪下报纸上的折扣券。富裕而忙碌的高层管理者不大可能花时间从报纸上剪下折扣券,而且他们也愿意为许多物品支付较高的价格。相反,工薪阶层更有可能花时间去剪下折扣券,且他们的支付意愿相对较低。因此,剪下折扣券的意愿与人们的支付意愿密切相关。企业通过向剪下优惠券的人收取较低价格,就成功地实行了价格歧视。
那么,实行价格歧视,对企业有什么好处呢?他们为何会费尽心思地做各种优惠活动呢?我们还是以餐馆折扣券为例。假设我市某小区附近一家羊肉汤馆的成本为2000元,如果你是这家店的老板,你将如何定一碗羊肉汤的价格呢?
定价格的第一步是估算羊肉汤的需求量。店里的伙计告诉你,附近的小区里有一批忠实的“汤迷”,他们愿意为一碗羊肉汤支付15元,约为500人;还有一部分人不是那么爱喝汤,他们最多愿意为一碗羊肉汤支付10元,约为100人。
下面,我们就来算一道数学题,如果定价15元,那么来喝汤的就只有“汤迷”,老板的净收入为15×500-2000=5500元。但是这种定价方案造成了无谓损失,有100人愿意花10元喝汤,且老板向他们提供就餐机会的成本几乎为0,因此当定价为15元的时候,就损失了1000元的收入。
怎样才能确保收入最大化呢,聪明的老板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以15元的价格卖500碗,以10元的价格卖100碗,从而获得15×500+10×100-2000=6500元的净收入。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实行价格歧视,是利润最大化垄断者的理性选择;价格歧视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划分消费者;价格歧视增进经济福利,虽然那100人不是那么爱喝汤,但总归是吃上了早餐,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