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妈”降息的消息一出,市场就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俗话说:“央妈”一声吼,大家抖三抖。更何况这次“央妈”还是了跺了跺脚呢!降息的消息传开之后,各种分析类的文章就扑面而来,各种理财新手、财经绝缘体也不得不感慨,降息的威力可真大。本期经济学常识,我们也不能免俗地跟您说道说道利率的那些事儿。
我们都知道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就是价格。那么货币本身有价格吗?当然有,货币的价格就是利率。
假如,我们把100元存进银行,1年后银行给了我们103元,多出来的3元就是利息,其年利率为3%。同理,如果你从银行借了100元,1年后要向银行归还100元本金和5元利息,你的贷款年利率就为5%。在这两个例子中,5元和3元之间的差额部分就是银行的收入,即存贷差额。
此次降息,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0%;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各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我国,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控制。如果我们把国家的整个经济比作一条河,那么货币就是其中的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因此河流中的水太多或太少都不好,利率就是调整水位的重要工具。
此次降息的大背景就是美国退出QE,境外资金回流到美国,国内资金量的减少必将影响到中国经济,加之国内经济数据表明经济增速放缓,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题,因此,“央妈”决定“放水”。
理论上,当存款利率下降后,将钱存在银行获得的回报将会减少,老百姓就倾向于投资或消费,市场上可流通的钱就会增多,经济就会向好;贷款利率下调后,企业从银行拿到贷款的成本也自然降低。不过,由于此次实行的是非对称降息,最终效果还有待市场检验。
同理,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央行就会提高利率,市民就倾向于将钱存进银行,市场上的资金量就会减少,经济也能够回归正常。在国家调整利率的过程中,银行的角色就是水库,用以调节水位。
不过,本文中所说的仅是理论上利率调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实际上,不同的调整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