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芸:跨界教育媒体人,上海教育杂志社副总编、上海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组副组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听沈祖芸的报告,是一种美的享受。教育是一种修行,一起成长是件美妙的事情,让我们和沈祖芸一起开启有关教育、课程及师生成长的美妙旅程。
这是一个需要变革与超越的时代
每个家长都很关心教育,那么教育正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沈祖芸说,当前的教育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正处于得到与失去两难的时代。
机遇与挑战并存: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之间的人文危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危机,人与自己之间的心理危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安全危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价值观的危机……
得到与失去: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海量信息、便捷服务之时,我们正在失去阅读能力、充足的睡眠、耐心、时间、专注……
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我们成年人要面对的,我们的孩子同样也要面对。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教育的契机,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在这样一个时代,每一所学校都需要变革、需要超越。
让孩子看得见自己的成长
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而设计
■由于地域的不同,当前的课程有三个版本:
1.0版本的课程:让学生拥有成长的力量。
2.0版本的课程:让学校拥有突破的力量。
3.0版本的课程:让学校拥有持续变革的力量。
要实现并超越3.0版本的课程,老师需要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而设计。
“每一个”是让中国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因为学生太多了。别着急,看看沈祖芸给出了哪些关键词。
有关“每一个”的关键词:差异、暴露、介质或载体、转化。
老师要先弄清楚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哪里,通过在墙壁上或者平板电脑上展示他们的作品(作业),发现他们暴露出的问题,最后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有关“设计”的关键词:解决问题、对象感、意义感、交互转换。
设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要先弄清楚设计的对象——学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是阅读方面的,还是思维方面的。最终,通过解决问题,激发动力,达到学生从接受学习任务到自己主动学习的目的。
当学习变成随时随地的超越,当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未来作准备,而是成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当学习变成自我发现的旅程,当孩子能够看得见自己的成长……
当孩子的成长能够拥有以上经历的时候,恭喜你,作为家长或教师,你成功了!因为,孩子找到了他自己。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该选择什么……
这样的孩子,他长大以后,能够成长为一个有主见、能独立、善合作的人。这样的人,谁会不喜欢?
孩子不是成人,是正在成长的人,因为具有成长性,所以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教育是一项需要坚守的讲究艺术的专业服务性工作。对待孩子,要放手去爱,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潜能,摸清他们的渴望和领悟能力。
未来教师要实现这三个转型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课程中遇见学校的样子,遇见孩子的样子,遇见未来的样子,未来教师需要实现三个转型。
■第一个转型:从基于知识的课堂转变到基于关系的课堂。教与学就是关系学,师生之间多角度、全方位的链接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个转型:从掌握教学技能转变到拥有学生知识。所谓拥有学生知识,就是上面所述的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而设计。
■第三个转型:从有局限的教学时段转变到无边界的流程再造。学习是随时随地的事情,生活才是教育最大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