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小小的足球,大大的梦想。
哨声响起,足球滚动在绿色草坪上,它带动了球场上的运动员,更牵动着每名观赛球迷的心。
球场上,一个干净利落的射门,便会引来场外热烈的欢呼声。这,就是足球的魅力。它引领着运动员奔跑,感染着热爱运动的球迷。
如今,足球运动已悄然走进我市中小学。足球运动更是孩子们热爱的体育运动。球场上的小运动员与足球之间有哪些说不完的故事?班级足球联赛谁与争锋?本栏目将为您讲述我市中小学里那些有趣的足球故事。
在涧西区西苑路实验小学(以下简称西苑实小)的校园里,有一群会“变身”的女孩:白天,她们是认真听讲的好学生;夕阳西下,这些女孩扎起长发、换上球衣,每人脚下一个足球,变身绿茵场上的“旋风女孩”。
01 一场比赛高红看中了咱洛阳的7个女孩
5日17时许,记者在西苑实小见到了这群英姿飒爽的“旋风女孩”。她们扎着马尾辫奔跑在足球场上,目光专注、身姿敏捷、腿部有力。这群女孩,成为足球场上的主角。
如果你仅仅把她们当作喜欢踢球的女孩,那就错了,她们可是被高红看中的女足苗子呢!
国家队原女足门将高红为何单单看上了咱洛阳女孩?该校副校长张辉说,去年夏天,他带领这支女足队参加了河南省第八届运动会,5场球赛,这群女孩一共进了48个球,未失一球,最终夺得了女子足球乙组7人制比赛的冠军。
这群女孩在赛场上的表现,引起了在场观赛的高红的注意。比赛结束后,高红向夺冠的孩子发出邀请,希望张辉从这支女足队中挑选7名球员参加国少队的集训,接受更加专业的足球训练。
02 不停奔跑她们是不爱穿裙子的女孩
张辉介绍,这7名即将参加国少队集训的女孩,年龄都只有十一二岁,每天下午放学后,她们就要换上球衣开始足球训练,每天最少训练3个小时,每周休息1天。
足球场上冷酷而“杀气”十足的她们,在生活中,可是一群喜欢叽叽喳喳的小姑娘。
记者在和这7个姑娘聊天时,她们刚刚训练完,满脸汗水却带着笑容。
“踢球累吗?”
“不累!”姑娘们帅气地甩甩头,做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擅长短跑的庆若楠、传球精准的陈晨、动作灵敏的申雨晴、冷静沉着的孙李平、性格内敛的轩迎娟、踏实努力地张巧玲、思维敏捷的李靓蕾……
球场上,7个姑娘默契配合;私下里,她们也是无话不说的好闺蜜。
今年读五年级的申雨晴是一名优秀的前卫,她已经踢了将近4年足球。她第一次接触足球是在一年级,学校组织班级足球赛,每班要选2名女生参赛。
没想到,她在赛场旁玩球的场景被教练看到了,教练让她踢了几脚球后,就把她推向了赛场。
从那场比赛结束后,申雨晴每天放学后都要围着足球忙活三四个小时:原地蹲跳、蛙跳、带球……她迎过风、淋过雨,一年有300多天,她都坚持练球,因为她喜欢踢球。
她说,一开始妈妈并不支持她踢足球,担心她受伤,还怕踢球会影响学习。
为了踢足球,申雨晴每天要在其他同学休息的时候完成作业;每天训练结束后,一回到家就抓紧时间学习。长期的体育锻炼,让她的身体格外好,几年来,她几乎没有感冒过。
03 制定制度为“足球少年”提供多方支持
西苑实小的女足队在全市中小学中小有名气,曾在多项比赛中获奖。该校能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校长桂晓兵对校园足球的重视。
早在20多年前,西苑实小就成立了足球队。那时,足球队仅有十几名队员。桂晓兵到该校担任校长后,他暗暗下了一个决心:“让每一个喜欢足球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足球运动中。”现在,该校可以算得上“班班有球队,人人会踢球”,并有120多名学生每天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
桂晓兵是如何做的呢?
“其实我没做什么,就是在操场上装了6盏灯。”桂晓兵说,他刚来学校时发现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喜欢在操场上踢足球,即使天黑了,孩子们也不舍得离开,有的孩子曾因为摸黑踢球而受伤。
“孩子们其实很喜欢足球,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好的条件。”桂晓兵说。
于是,桂晓兵在操场上加装了6盏灯,还经常组织班级足球比赛。现在,就连学校的女老师,也能随时上球场参加比赛。
为让足球运动得到家长支持,桂晓兵还制定了一些制度,主要一点是,不能让孩子因为踢足球而影响学习。如果学生因为参加足球赛而耽误了某节课,老师会主动为这些学生补课;如果足球队的球员近期学习成绩有所下滑,教练也会要求其暂停训练,加强文化课学习,待学习跟上来后再归队——这对爱踢足球的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惩罚”,所以他们平时学习都特别努力。
“校园足球的关键是普及。”桂晓兵说,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他希望学生通过踢足球,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及与他人沟通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为阳光、自信的人。
市教育局体育艺术卫生保健站站长陈钢说,校园足球的开展可以在校园中形成崇尚运动的氛围,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运动能力,还有助于形成终身热爱运动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机敏性、灵活性。学生在足球运动中还能够培养尊重对手、服从裁判和公平竞赛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