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5”之年对中国人意义特殊,1945年以来,我们纪念抗战胜利的热情丝毫不减,这是为了不忘前人的不屈精神,铭记落后必挨打的历史教训。
为何要回望抗战中的洛阳?
时光倒流70多年,其时政治地位、军事地理优越的洛阳因背靠西北大后方,同时面对北方、华东滚滚而来的战火,一跃成为全国抗战的“桥头堡”。纵观整场抗战,从某种意义上讲,时势走向如何,窥洛阳可知全局。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烽火洛阳城》大型系列报道,带您回顾那段历史,重读可歌可泣的洛阳抗战故事。
战前
登上抗战舞台,成为国防基地
历史进入20世纪30年代,山雨欲来风满楼。“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目光投向了内地,在洛阳度过了暂时的危机,保证了全国政局的基本稳定。此后,洛阳作为国民政府行都的地位保留了下来。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洛阳的战略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其全国国防基地的地位上。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接受德国顾问的建议,在全国自东南沿海至北方构筑三条战略防线,洛阳成为第三条防线巩洛段的核心,这条西起陕州、东至现巩义的防线,沿黄河南岸和邙岭一线向东延伸与汴郑段连接。
此时,国民政府还在洛阳修建了用于战备的西工机场和洛潼公路。这些战备建设在日后不仅在军事上威慑了日军,还保证了洛阳转运人员和战略物资的枢纽安全。
战时
三面对敌,成为抗战“桥头堡”
战局瞬息万变,时事云谲波诡。自1938年至1941年,经过中条山战役,北线日军将兵锋推至黄河北岸,隔河虎视洛阳;因国民政府掘开黄河花园口,东线日军被阻于新黄河以东;南线日军则攻陷信阳,切断平汉铁路。
此时的洛阳,因三面对敌而被推上风口浪尖,洛阳的交通、军事、政治和宣传地位飙升,牵一发而动全局。
对日军而言,洛阳隔阻了南北战场,阻断了平汉线;对中国军队而言,洛阳成为南北战场的纽带;对中共而言,洛阳是连接延安与华北、华中根据地的重要通道。当时,陇海线郑州至宝鸡段成为中国政府控制的唯一一条仍在运行的铁路,大批作战物资、医疗药品、食品被服由西北和西南大后方源源不断地运到洛阳,再由洛阳转运到华北前线。
1938年6月之后,国民政府在河南的政治、军事重心移到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河南省政府、国民党河南省党部相继迁至洛阳,在洛的国民政府各级机关、军警宪机构、社会团体等达100多个。当时在老城,各部队驻洛办事处、通讯处就有14个,其中包括第十八集团军驻洛办事处。设在洛阳的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在抗战期间照常开课,为抗战部队培养了大批军事指挥人员。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多次在洛阳举行高级军事会议。1937年年底和1938年年初,蒋介石两次到洛阳主持军事会议。
沦陷
赢得战略时间,成为豫西抗日中心
1944年,豫湘桂战役爆发,洛阳在这一年不幸沦陷,由之前中国抗战的“桥头堡”转变为北方尤其是豫西的抗日根据地。
洛阳保卫战从1944年5月7日晚至25日凌晨结束,洛阳守军顽强抵抗,战况空前激烈,据守卫洛阳的第15军战后统计:自5月7日至24日,在洛阳保卫战中,毙敌20000余人,毁敌战车60余辆,我伤亡、失踪军官530员,士兵13339名,突围者不足千人。
洛阳保卫战不仅牵制了日军西进,还为中国军队在豫西山区、豫陕边界布防、保卫西北大后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洛阳及豫西沦陷后不久,中共洛阳地下党迅速恢复各级党组织。1944年9月,八路军挺进豫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八路军前后作战352次,歼日伪军近万人,发展壮大了人民武装力量,正规军由6000余人发展到3万余人,民兵发展到5万余人,开辟了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抗日根据地。
至洛阳光复前,豫西军民收复2万多平方公里国土,解放800余万人民,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发展了武装力量,沟通了陕北和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阻止了日寇的西进,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赢得抗战胜利。此后,洛阳地区成为全国16个受降区之一。被日军占领一年多的古都洛阳,终于又回到了中国人的怀抱。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70多年前的血与火值得我们时常回望,以纪念曾经的苦难和不屈,凝聚奋发向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