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洛阳·城事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7月2日 星期

暑假打工签协议,里面出现“寒假”字眼
我市警方破获一起利用暑假招工诈骗大学生的案件,有20多名大学生被骗
协议里写着“寒假”,这样的漏洞竟没人发现

□记者 赵夏楠 通讯员 郭宇鹏 王广森 文/图

核心提示

暑假到来,职场将迎来一股热闹的大学生打工潮。积累了经验,还能赚取零花钱,这恐怕是大学生心里的碎碎念吧。可是,6月29日,古城派出所民警破获的一起利用暑假招工诈骗大学生的案件,给不少想打工的大学生头上泼了一盆冷水。

1 签订协议打暑期工,结果发现被骗

6月下旬,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出现了3个男子,他们拿着一家南京科技公司的实践协议,表示可以介绍大学生到该公司打暑期工,不需要交中介费,只用交100元至200元的体检费和车费。不少大学生听后动了心,与这3个介绍人签订了协议,等着对方通知他们去打工。

6月29日中午,签了协议的洛阳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小邹让在南京的同学打听一下这家科技公司。小邹的同学查询后告诉他,该公司规模不小,属于正规公司,还给小邹要来了公司的电话。小邹顺便给该公司打电话咨询了一下,没想到,对方表示根本不在洛阳招暑期工。

小邹不解,那招工的3个人是干啥的?小邹再一想,他根本不知道介绍人的个人信息,就等着对方跟自己联系。小邹感觉不对劲儿,赶紧把相关情况报告给学校保卫处。学校保卫处与古城派出所民警取得了联系。当晚,小邹在校园里发现了其中一个介绍人,民警到场后将其控制,然后顺藤摸瓜将另外两个介绍人抓获。

2 在诈骗团伙中,有俩人也是大学生

民警讯问得知,3人中的许某和吴某是安徽人,目前在安徽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就读,而杨某是孟津人。2013年,杨某与许某相识。近日,3人合计打算以暑假招工的名义捞一笔。

许某和吴某是大学生,能摸透大学生的心理,于是假装南京公司方面的介绍人。他们在网上下载了一份协议,改改公司名称后,这场自导自演的骗局就开演了。为保万无一失,吴某还找人制作了假身份证。

民警说,这3个嫌疑人还骗取了3名大学生作为下线,准备招收更多的大学生。他们目前共骗了20多名大学生,涉案金额3000多元。许某、吴某因涉嫌诈骗被刑事拘留,杨某被取保候审,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

3 协议上有明显漏洞,他们竟没发现

昨日,《洛阳晚报》记者见到了这份所谓的协议:明明是招暑期工,协议上的“暑假”俩字却被两次错写成“寒假”。大学生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其中的错误。

对于这份协议,河南安多律师事务所律师平艳玲说,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属于短期劳动关系,法律上未强制签订书面合同,但大学生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且一定要事先和用人单位明确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信息,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平艳玲提醒,大学生应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例如企业背景、注册情况等信息,还要保存好收款收据等材料,这些都是维权时的有力依据。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收取劳动者用人费用,也不能要求劳动者抵押身份证。

4 招工骗局,大学生要擦亮眼睛

据警方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在被骗的大学生中,只有2人核实了那家公司的信息。民警说,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每年假期,他们都会接到大学生因找工作被骗的报警。暑假打工,大学生要擦亮眼睛。为此,记者整理了以下常见的招工骗局及应对措施:

1.干满期限才给钱

用人单位称要干满一定期限再给钱,事后找借口拖延。

应对措施:拖欠工资,应立即停工,可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2.以高回扣为诱饵

以招销售人员为名,应聘后却被连哄带骗买一些商品,然后再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以高回扣作为诱饵。

应对措施:核实公司是否进行了工商注册,拒绝购买商品;如上当购买商品,可到法院起诉撤销买卖合同。

3.以中介的名义帮找工作

交了中介费,但中介机构以无合适岗位为由,拖到开学,然后不了了之。

应对措施:事前先核实中介机构的信用状况,交费时需要求中介机构明确其服务的期限、价款及违约责任等,签订书面合同。若被用人单位扣押保证金,可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