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寇玺/文 杜卿/图
核心提示
夏季的野外,有一种小生命被不少人所喜爱,但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见过它们,它们就是在夜晚闪着黄绿色光的萤火虫。
近日,市民孙先生致电本报,说他的孩子已上小学五年级,可从没见过萤火虫。正值暑假,不少家长想在此时带子女亲近大自然,找一找这“发光的小精灵”。《洛阳晚报》记者近日前往嵩县、汝阳等地,展开了一场寻找萤火虫的旅程。
【探寻】 僻静山区河边,不见“小精灵”的踪影
说起萤火虫,不少人以前在农村稻田间、小河边都见过,也享受过在萤火虫的闪光中玩耍、仰望天空的乐趣。近些年,这些小家伙似乎不那么容易现身了。
近日,《洛阳晚报》记者四处打探,帮孙先生和其他想看萤火虫的市民寻找萤火虫的下落。一些市民称,在嵩县、栾川、汝阳等地的山区里见过萤火虫。一名嵩县纸房镇草庙村的网友称,前些日子他曾在家门前的河滩上见过。
3日下午,《洛阳晚报》记者动身前往嵩县。快到该县纸房镇草庙村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进村的依山小路临着河滩,周围植被茂密,环境僻静,过往车辆不多,正是适合萤火虫生长的环境。天越来越黑,但河滩上并没有出现让人惊喜的光点。一名村民说,前几天他在河滩上见过萤火虫,但数量少得很,只有两三只。
继续前行,在嵩县饭坡镇的一条小河边,蛙声不断,这不就是萤火虫典型的栖息环境吗?我们关掉车灯静静地等了十几分钟,也没有在黑暗中看到那点点亮光。有几个路过的孩子说:“萤火虫少得很。”我们随后又在这里等了半个多小时,结果还是让人失望。
随后,《洛阳晚报》记者前往汝阳县凤凰山森林公园等今年曾出现萤火虫的地方,但一直到深夜,也没有见到它们的身影。
【寻解】 用光交流的它们,被我们的光影响了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晚唐时,诗人杜牧曾在诗中描写过夜晚萤火虫翩翩起舞的场景。成语“囊萤映雪”,更说明萤火虫是古时候人们在夏夜中常见的昆虫。那么,人们记忆中成片飞舞、营造出荧光点点的萤火虫,如今为何难见踪影?
一些常居山间的人说,这是因为今年雨水多、空气太潮湿造成的。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长期研究河南省生态环境及野生动物的专家牛俊英给出了不同答案。
牛俊英说,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一类昆虫的统称,我国约有50种,有陆栖的,也有水栖的。陆栖萤火虫多栖于遮蔽度高、植被茂盛且相对湿度高的地方;水栖萤火虫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更高,水不能被污染,周围也不能有灯光污染。萤火虫的寿命只有五天到十几天,日落后是它们的活跃期。这时的它们,会“为了爱情”而抓紧时间互相追求,通过“光语”来交流,互相传递信息,完成求偶过程。因此,萤火虫的光对于它们的繁殖具有特殊意义。
人为活动,森林逐渐减少,河流、湖泊等被污染,稻田被打上农药,都对萤火虫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影响。另外,车灯、路灯、家庭灯光等人工光源泛滥,会打乱雄性萤火虫靠尾部闪光赢得雌性配偶的交配习性,加上人为捕捉等原因,使得萤火虫逐渐难觅踪迹。
【线索】 想找萤火虫,看看网友怎么说
虽然《洛阳晚报》记者没能找到萤火虫,但网友们还是提供了不少线索,感兴趣的您也可以去找找。另外,若是您知道洛阳哪里有萤火虫出没,也请通过本报热线或官方微博、微信告诉我们。
@洛城暮雨:小时候在老家经常见到,不过要再等20天左右,等到玉米能煮着吃、黄豆长高的时候。
@不哭糖糖:栾川、嵩县的山沟里都有,不过需要露营。
@香菇饺子:近水、干净、湿润的山沟里,找个不拥挤、僻静的地方看看。
@玉面独行:嵩县卧龙谷外的村庄边,我上周去玩,晚上在村庄的小水沟边看到草丛里有。另外,我在龙峪湾主峰鸡角尖上见过。
@摩羯:去年去云台山后面的上云台清泉村玩,在那儿见到过。
@鳞影:建议晚上去洛伊快速通道两侧找找,看有没有稻田。我小时候家住龙门草店附近,那里有好多稻田,晚上去稻田里抓萤火虫,一抓就是一瓶子。
【征集】 您若拍到过萤火虫,不妨分享给《晚报拍客》
相信除了孩子,追求浪漫的姑娘、回忆童年的大人,如今也怀抱着看看萤火虫的心愿。如果您曾拍到过萤火虫,本报诚邀您将照片分享至《晚报拍客》栏目,让更多读者能看到您镜头下的荧光美景。
投稿方式:
●发送至电子邮箱lywbsyb@163.com
●发送照片至洛阳晚报官方微信
●通过新浪微博,发私信给@洛阳晚报,或直接@我们
投稿要求:照片大于500K,请注明标题和拍摄场景的文字描述以及拍摄时间、地点,作者电话和通信地址等。您发送的美图将有可能刊登在晚报上,期待您的参与。
最后,本报在此建议,即使您实在想看萤火虫却遍寻无果,也不要被网络上售卖活体萤火虫的网店吸引而进行网购。牛俊英说,大量的野外捕捉,不但会影响萤火虫的生存,还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繁殖,进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切莫为了自己的新鲜感或几分钟浪漫,伤害这些原本就在减少的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