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河 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7月7日 星期
【娜说河洛】
“河洛饮食文化溯源”之

“撅片儿”,绝了!
□记者 张丽娜

>>> 入不入伏都吃面

今日小暑,再过几天就入伏了。民谚云:“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洛阳人好吃面,入不入伏都吃面。

据说,伏天吃面的习俗早在三国时期便有。《魏氏春秋》里说:“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汤饼”便是一种热汤面。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的热汤面不是热汤面条,而是热汤面片儿。若拿现代面食作比较,名噪一时的洛阳“撅片儿”,倒跟古时的“汤饼”有些相像。

早年间,“撅片儿”在偃师等地盛行,后来因种种原因逐渐式微,以至于有些年轻人不知“撅片儿”是啥东西。

老洛阳面馆还卖“撅片儿”,那品相乍一看像烩面,但它是菱形面片儿,边角撅起,比烩面短且厚,口感也更为筋道。

新出锅的“撅片儿”有汤有肉,吃一口开胃,吃一碗冒汗,酣畅淋漓,所以也有人称其为“绝片儿”。又因其有角、有嚼头,亦有人将其写为“角片儿”“嚼片儿”……反正都是这个音,咋说都行。

>>> 馎饦是个啥东西

类似“撅片儿”的面食,山西也有。

清末民初的《素食说略》中有它的做法:将和好的面团擀成厚片,切成宽条,再一片一片揪下投入锅中。也可用手掌将面团压成薄片,抹上香油,然后掐成小块煮熟。人谓之“揪片儿”或“拽片儿”。

美食家认为,无论是“撅片儿”还是“揪片儿”,究其根源,都与馎饦(bótuō)有关。

馎饦起源于汉代,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也算是一种“汤饼”,北魏《齐民要术》中有其做法:用冷肉汤和面,揉成面团,再搓成大拇指般粗的条,切成小段,浸一浸水,按成薄片,然后煮食。

唐代人好管馎饦叫“不托”。史载,那时的“不托”形状不一,品种丰富。

洛阳曾是北魏的京都、唐代的东都,曾引领全国美食风尚,估计馎饦在河洛地区花样更多。

>>> “吃货”陆游的私房面

宋代至明代,馎饦仍流行。有一种“红丝馎饦”,用虾脑汁、鸡肉茸做浇头,鲜美异常。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是有名的“吃货”,他爱洛阳牡丹,“梦中犹看洛阳花”,他也好吃馎饦,还会自己做,用的是素浇头。旁人没说什么,他自个儿兴奋得不得了,自夸那滋味天下无双。

清代往后,“馎饦”一词不再流行,但由馎饦演化而来的各种面食仍很常见。洛阳“撅片儿”可能就是在这之后出现的。

史载,馎饦可用于食疗,治噎病、头痛。“撅片儿”有没有这种疗效不好说,治肚饿那是一定有效的。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