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说:我不擅长写作文,写什么日记、回忆录,想想也难。其实,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
7月5日,张芝老人的80岁寿宴在洛阳某酒家举行。让老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宴会开始前,小女儿秦跃利为她送上了一份特殊的贺礼——一本名为《恩深似海》的回忆录,记录了张芝老人从1935年至2015年的经历,以及这个家庭多年来的种种往事。老人翻看回忆录,连连点头,笑得合不拢嘴。
用文字记录亲情,这些年晚报有过不少报道,比如《48本“护妈日记”记录13年点滴孝行》《坚持14年,他为病妻写下10余本护理日记》《“爱哭鬼妈妈”写给“坏蛋儿子”的病床日记》……记日记和整理回忆录的感觉虽不太一样,但都是用文字记录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的都是亲情。
中国人内敛。且不说“我爱你”是舶来品,我们本来就不怎么会用,即便是用其他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也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习惯直接讲明。写下来就容易得多,可是,又有人会说:我不擅长写作文,写什么日记、回忆录,想想也难。
其实,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曾当过多年小学教师的叶圣陶先生说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而且,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
谁能说自己没有生活呢?把自己的生活写下来,就是文章。当然,我们没必要跟作家、文豪去比,当作家需要天分,但写作并非读书人的特权——秦跃利的本职工作是面点师,她的一双巧手擅长做面点,并不懂得怎么写文章,可她依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万余字的手稿,为母亲献上了一份令人惊喜的寿礼。
秦跃利的写作经历,对她“自己来说是一次升华”,对更多的人而言,则是一种鼓励——如果你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记录与表达亲情,何不像她一样拿起笔来?
拿起笔来,不单单能记录亲情。伊滨区99岁的王竹林写了6万多字的回忆录,分享心得:“当年活下来都不容易,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好生活。”西工区74岁的陈秀玲,替不久前去世的女儿完成生前愿望,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不管是长篇大论还是寥寥数语,这些落于纸上的感恩之心,比那首《感恩的心》更能打动人,也更真实,更贴心,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