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烽火洛阳城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7月7日 星期
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进行万里大迁徙,其中一批国宝差点儿转运洛阳
故宫珍宝经洛冲出烽火硝烟
□记者 赵夏楠
文物迁徙途中,以故宫博物院职员为主的护宝人员克服艰难险阻,守护着百万国宝,堪称世界历史上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楷模 (图据故宫博物院官网)

作为抗战时的中原枢纽,有无数的人员经洛阳从东北、华北进入西南后方,也曾有无数的物资从后方经洛阳运往前线。国难当头,一批中国知识分子,抱着“文化之根在,中国不会亡”的信念,在文物保护的战场上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没有硝烟的“文化抗战”——故宫文物大迁徙。其间,故宫的国宝曾差点儿落户洛阳,可终因种种原因与洛阳失之交臂!

1 计划运往上海的故宫国宝 差点儿转运洛阳

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近代史档案馆里,《洛阳晚报》记者见到了一封蔡元培写给吴稚晖的信,信中写道:“闻故宫古物到浦口后,忽接中央政治会议命令,不准过江,并有即运洛阳之说……应如何设法补救,使此批古物不向洛而向沪,务请迅速进行,特此告急。”

故宫文物为什么会到位于南京西北方向的浦口?为何又被要求运往洛阳?蔡元培为什么要于1933年2月10日写这封急信阻止?一切还要从故宫文物南迁说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北京岌岌可危,紫禁城风声鹤唳。为了不让故宫的文物遭圆明园的悲剧,故宫博物院决定将文物迁往上海,放置到法租界的一所库房里,是为“南迁”。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1933年2月6日,第一批文物专列出发南下,沿平汉铁路先到郑州,又到徐州,准备运往上海。

专列行至南京浦口后,被紧急叫停,因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临时决定将故宫文物转运到洛阳。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无从考证,但作为故宫博物院理事长的蔡元培反对这一决定,因为在文物迁徙之前,各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现在临时变更目的地,运输、防务、存放都是大问题。

因此,蔡元培急忙写信给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想借吴稚晖的影响力来改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的决定,使故宫文物能按计划顺利到达上海。

吴稚晖是否发挥作用也不得而知,但洛阳方面给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的回复为蔡元培帮了大忙:洛阳暂时没有存放文物的处所。故宫南迁的文物多达19557箱,仓促间要找到合适的安置地点确实很难。

就这样,洛阳与故宫国宝失之交臂,故宫文物很快被陆续运往上海。

2 西迁:洛阳是北路必经之地

由于当时的战火主要限于东北三省境内,每次押运都有军队护卫,这次故宫文物南迁在1933年5月15日顺利完成。

1936年12月,南京朝天宫库完成建设。寄存于上海法租界的故宫文物被全部转运到南京。1937年1月,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正式成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是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军直逼南京。故宫文物再次面临巨大危险。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和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决定将故宫文物运往西南大后方。这次迁徙被称为“西迁”。

为了保护文物安全,迁徙路线被分为南、中、北三路。

南路文物起运最早,随抗日战事的发展,这批文物先迁至长沙、贵阳,后迁至安顺华严洞并在此停留6年之久,直到1944年秋豫湘桂会战,桂、柳失守,贵州临危,这批文物又于当年12月18日迁至四川省巴县飞仙岩。

1937年11月初,中路西迁文物顺江而上,在重庆短暂停留后存放于乐山。

1937年12月初,北路从南京通过专列运往陕西,随后从汉中过剑阁入川。

既然沿陇海铁路向西,洛阳就是北路文物的必经之地。

3 避战火浩劫 故宫珍宝悄然过洛

故宫文物是怎么经过洛阳的?北路文物押运员之一、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儿子马彦祥在回忆材料里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每件文物的包装至少有4层:纸、棉花、稻草、木箱,有时候还套上个大铁箱。这一步骤保证了运输途中不论翻车、进水,损失都微乎其微。”

马彦祥回忆,他被选作押运员是巧合。他赶到南京本想取走自己寄存在“故宫”驻京办事处(此处京为南京)的衣物,但进城后发现南京因日军近在咫尺,已成一座空城,街上不仅没有车,也几乎不见人。在驻京办事处,他被另一辆专列的押运人员、故宫博物院秘书黄念劬“抓了壮丁”:“今明两晚有两列火车要把几千箱古物运送到西安,正无人押运,你来得正好,帮帮忙!”

马彦祥正愁没车出不了南京,就一口答应接受了这个任务。他接到的指示是:专列途经徐州、郑州、洛阳,目的地是西安的“西北行营”,到西安后,“西北行营”会有人来联系。

马彦祥回忆,故宫文物南迁时,专列戒备森严、车顶周围架有机枪,车厢内宪警持枪巡逻,沿途有地方军队保护,每到一地,地方政府都要派员上车慰问、提供便利。

这次西迁全然不同,为了避免被轰炸,运送文物的列车在沿途车站、城市均不停留,连运兵车都得让道,从南京出发直达西安。

就这样,故宫珍宝再次与洛阳擦肩而过。

北路的这批文物到西安后也并未停留,而是直接被运到了陇海铁路的西终点宝鸡,在那里,十几辆大卡车、上百民夫将几千箱文物转运到四川。

4 抗战过洛的“珍宝”可不只故宫文物

抗战期间,除了故宫的稀世珍宝曾经途经洛阳,还有许多“国之珍宝”也曾过洛。这些“珍宝”包括学校、知名人物、工厂企业等。

1933年,杭州航空学校迁洛,改名为洛阳航空学校。另外,抗战时期,地处开封的河南大学为避免遭日寇铁蹄的蹂躏,曾多次迁移校址,其中就于1939年至1944年,曾在嵩县潭头(今属栾川)办学。

抗战期间还有很多名人到访洛阳。

1939年7月13日,中国作家战地访问团(南路)在团长王礼锡率领下来洛,访问团先后到黄河沿岸及中条山慰问抗日战士。17日,著名作家老舍率中国作家战地慰问团(北路)至洛阳。

1940年6月19日,华侨慰问团总团长陈嘉庚一行3人由延安抵洛,慰问抗日战士。

在经济运输方面,洛阳是陇海线上一个重要的贸易集散地。天津、上海的沦陷,使津沪的商品供应渠道中断。洛阳为当时接近前线的较大城市,一些工厂企业也曾短暂迁移到洛阳或是在迁移过程中经过洛阳。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