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真是干啥都流行积分。洛阳外国语学校为激励学生出新招:学生通过学习、参与集体活动等获得积分,可在班级拍卖会上换东西。芳华路小学六(2)班班主任设计了“道德储蓄日记本”,鼓励孩子们通过做好事、守纪律等为自己“储蓄道德”。看了晚报的报道,大家有话说。
用写日记的形式积攒“道德积分”,帮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的目的挺好,但会不会因形式而让孩子们受累?@牙签玉轴就表示心疼:累。能让孩子轻松自在些吗?@野风咚咚锵忙来宽心:记日记嘛,记啥不是记,如果孩子们都能乐在其中,也算不得什么负担,挺好的。只是千万别变成任务。
积分进校园,会不会把学生们训练得“无利不起早”?@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表示担心:让孩子从小沾上铜臭味儿,恐怕以后就只听钱的话了。@郑峰超倒觉得:这种积分制无可厚非,能调动学生学习、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何况积分不是金钱,不会让孩子过于世俗化。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利大于弊就要用,不要老是盯着不好的一面。
孩子做事,大人给钱,很多家庭用这种方法激励孩子,比如“洗碗一次奖一元”等,网友对这种方式持有不同观点。
教育孩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讲条件,希望能培养孩子从小就有责任感,@西苑的树是这样认为的,她说:我告诉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名成员,你有责任、有义务分担家务,理应不求回报;作为妈妈,我也有义务平时给你一些零花钱,但这是两件事,不能用来交换。
适当奖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好处,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红花有意则是这样认为的:孩子做家务,家长适当给予金钱奖励,同时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付出劳动才能得到金钱。
积分进学校到底好不好?也许因人而异。孩子是千差万别的,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