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河 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7月14日 星期
【诗画河洛】
天津晓月
□记者 余子愚

天津桥上月,晓望逾纷纷。

风景思千载,清光映五云。

飞虹既委壑,啼鸟不堪闻。

独有寒空月,长流宛洛愤。

——刘贽《天津晓月》

古往今来,洛河上修建过许多桥梁,最出名的当数天津桥。

天津桥修建于隋炀帝时期,由隋朝大臣杨素和宇文恺负责设计。他们认为,洛河像天上的银河(又称天津),洛阳像天帝的居所紫微宫,因此,在洛河上建的这座桥就取名为天津桥。

开元年间,唐玄宗下旨在隋天津桥遗址上重建天津桥,又称洛阳桥。李白从长安来到洛阳,被天津桥的景致所吸引,赋诗一首:“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天津桥景致的特别之处在于凌晨时分,晓月悬在天际,洛河两岸的草木在月光映照下呈现朦胧之美。这一风景被称为天津晓月,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了18年,留下许多歌咏天津桥的诗歌,如“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

洛阳桥(天津桥)在金代毁于大火。此后,断桥残础,渐渐淹没在河床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2000年,我市考古工作者在市区洛河南北两岸进行考古发掘,在洛阳桥西侧200米处的河床下,发掘出了唐宋时期的洛河石堰与桥墩。石堰绵延数公里,桥墩下垫有枕木,上铺方石,考古工作者断定此处便是天津桥的位置所在。

明代诗人刘贽写的《天津晓月》,对历史上的天津桥抒发怀古之情,写出了天津晓月的静谧和洛河水流的动感。

我认为,只有肃杀的冬季才能与天津桥的沧桑相提并论——

洛水,天津桥,明月。

一人携酒独坐,

冬天的冷气逼人,用酒驱赶体内的寒冷。

洛水上涨、下落,天津桥隐于河床,

洛阳桥横跨,时间过去千年,

只有石头能承受风吹雨打。

依旧是洛水、明月,

洛阳桥上一人独坐,饮酒。

李白曾来过,明月照亮过他的忧愁。

此刻,我只想看一眼洛水之畔的牡丹,

月亮隐去,天色将明。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