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途旅行中,住宿是项大开支。
为了省钱,精明的驴友会想尽办法当“沙发客”,睡外地亲友、网友家的沙发(若是主家待客热情,房间宽敞,也可能睡床)。睡哪儿是次要的,不花钱是主要的。
古代也有很多“沙发客”,《西厢记》里的张生算一个。
投宿地点:寺庙、道观、姑妈家
张生的原型,据说是咱洛阳老乡——唐代诗人元稹。
在《西厢记》里,洛阳书生张生进京赶考,本欲借宿朋友家,不想在寺庙中邂逅了美女崔莺莺,便求了方丈,住进寺中,借复习功课之名追求美人。
张生住寺庙不是个例。古代的小说、戏文,但凡提到寒门书生,多半会编排他们住进寺庙、道观中,或是有表妹的姑妈家(参见《聊斋志异》《牡丹亭》)。
此类桥段的历史背景是,赶考学子长途跋涉,盘缠紧张,住不起高档客栈,除了投靠亲友,寺庙、道观是最适合落脚的地点。
寺院、道观环境清幽,只要捐些香火钱就能单独住一间房,和尚、道士往往还会准备茶水、点心。这比住在嘈杂、拥挤的大众客栈里好多了。
武则天当政时期,神都洛阳周边的客栈生意火爆。离洛阳不远的嵩山一带,寺庙里住满了赶考的学子。
京城里的官僚、士绅,也乐意接济那些前来蹭床、蹭饭的后辈同乡——风水轮流转,提前培养“潜力股”,指不定哪天就用上人家了。
蹭床之道:礼貌为先,礼尚往来
寄人篱下,蹭床、蹭饭,不免得低声下气地说些好话,有时还要看人脸色。
名人例外,比如李白。
“安史之乱”时,有个名叫汪伦的人,给偶像李白写信,盛邀李白去他的家乡游玩,自夸当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楼”,吃住一概由他友情赞助。
李白不满“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正想找个地方散心,便应邀前往,到了才知所谓的“十里桃花”,是指距此十里地有一个桃花潭,“万家酒楼”乃酒楼老板姓万。但汪伦的殷勤招待,仍感动了李白,李白赞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感谢粉丝盛情款待。
李白受欢迎,不仅仅因为他写的诗好。
当“沙发客”的道德基础是,别人有求于你时,你也愿意为别人提供免费的沙发。
李白请朋友喝酒吃肉,不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慷慨豪爽。
你待我诚,我还你真。这样的人,我也愿意免费为他提供一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