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河 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7月28日 星期
【诗画河洛】
邙山晚眺
□记者 余子愚

登高豁远眸,返照挂松楸。四野川原暗,千村禾黍收。樵人归里巷,宿鸟识林丘。古墓蓬蒿遍,悲风入夜愁。

——沈应时《邙山晚眺》

洛阳人应该感谢邙山。

如果没有邙山,我们就无法在洛阳城内安然入睡——邙山位于黄河及其支流伊河、洛河之间,屏障洛阳以免遭黄河水患。

死去的人应该感谢邙山。

“生于苏杭,葬于北邙”,这几乎是洛阳邙山的最佳广告语。由此,洛阳城北的邙山成了中国人终极归宿的代名词,邙山上陵墓多得“几无卧牛之地”。

邙山不高,最高峰——翠云峰的海拔仅300余米。翠云峰上苍翠如云,登高远望,伊洛二川之胜尽收眼底,傍晚时分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邙山晚眺”因此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明代诗人沈应时写的是秋季的邙山。天色将暗,禾黍正收,一派丰收景象,不过,当诗人看到“古墓蓬蒿遍”时,丰收的喜悦就被冲淡了,他忍不住悲从中来,连夜风都似有了愁意。

今天的洛阳人总是喜欢夏季的邙山。酷暑难耐之夜,携带家人登上邙山(310国道市区段),顿时能感受到山风习习,与市区内的闷热形成鲜明对比。原因无他,邙山高于城区,空气流通。

现代人应该感谢邙山。

近年来,随着房价上涨,邙山之上成了洛阳人宜居的新选择,帝王将相长眠的天堂,已成了现代人生活的乐园。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高声唱道:“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我看来,宜居的邙山何尝不是诗意的邙山?

况且,住得离邙山越近,越容易感受到“邙山晚眺”的美丽景致——

背靠邙山,先人们睡得踏实

邙山脚下的洛阳城,城里的百姓睡得踏实

酒醉的诗人不甘寂寞,走上邙山

南望洛水如练,缓缓东流

更远处伊阙遥遥可见,龙门山横卧

伊水无声,卢舍那大佛无声,龙门山色奇绝

傍晚的洛阳城,几盏灯亮起

夜色渐深,万家灯火,洛阳城金碧辉煌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