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惯了大众对食品添加剂等的恐慌,人们宁可相信各种荒谬的“真相”,也不愿意相信真正的科学。
昨天,微信辟谣中心联合果壳网及科普中国发布“2015年上半年朋友圈八大谣言”,其中包括蒸锅水易致癌、大蒜鉴定地沟油、牙膏底部有黑条不能用、各种食物相克、自制水果酵素瘦身美容、“肉丸”全是添加剂有害、果核煮水可根治糖尿病、转基因有毒等。你中招了吗?
关于谣言,咱能举出的例子太多了,再往前想,恐怕不少人还记得喝板蓝根防非典、吃盐防辐射那些谣言吧?
科普,太需要了。
所谓科普,就是利用各种媒体,以浅显易懂、容易参与的方式,向普通民众普及科学常识和知识。可是,各种媒体不是一直在搞科普吗?电视、报纸、网络、手机上那么多揭“十大谣言”“八大谣言”的科普知识,咋就不觉得立竿见影呢?
尤其是与市民生活相关的那些知识。比如,因基站不足手机信号不好,大家强烈抗议,但要在小区附近建基站,大家也都强烈抗议;媳妇怀孕了,男子挨家挨户敲门请邻居关掉Wi-Fi;在办公室里的孕妇,几乎都穿着一件丑丑的防辐射服……大家都怕辐射,至于这些东西的辐射量有多大,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防辐射的那些玩意儿有没有用,各媒体一直在絮絮叨叨地科普,人们却更愿意相信坊间传闻。
科普,太难了。
科普难,与科普方式有关。有些一细想就很荒谬的医疗宣传,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因为人家是在搞营销,是在把营销对象的心理分析透彻的前提下,盯准对方的关注点,顺着对方的心意,通过双向沟通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产品。科普工作呢?
科普难,与信任缺失有关。不知从何时起,“专家、教授”被人讥讽为“砖家、叫兽”,失去公众信任的还远不止这些。见惯了大众对食品添加剂等的恐慌,人们宁可相信各种荒谬的“真相”,也不愿意相信真正的科学。
科普难,最关键的,还是跟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关。人们早已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缺乏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的训练,缺乏怀疑与探究的动力。这一点儿好像跟受教育程度关系不大,受过高等教育的“科盲”更加难以接受一般常识的科普。
这两天,电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大众媒体也好,自媒体也罢,又纷纷把电梯安全知识拿出来图文并茂地科普一番,这样的“课”已上过不知道多少次,依然有太多的人对其中内容不知情。
曾经,你也许觉得科普就是一门兴趣课,如今,我们却不得不正视——科普事关生存,怠慢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