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人刘健在明朝中期任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历侍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为四朝元老。刘健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刘健去世后便没什么知名度了。出生比刘健晚近百年的另一位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知名度远远高过刘健。其中有哪些原因?这里,本报为您讲述明代良相刘健的故事。
生而神奇的刘健,长大之后果然不负众望。他天资聪颖,喜欢读书,最终学有所成,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刘健的学问,以伊洛(“伊洛之学”,也叫“洛学”,即北宋二程所创理学学派)为宗,被明代洛阳名儒阎禹锡称为“伊洛渊源续有人”。
1 庶吉士第一
史书记载,刘健从小就不贪玩,看到小朋友们打闹,他只是坐在一旁微笑着观看,很少参与。刘健少年时就老成持重,刻苦读书,有经世之志。
有一次,天刚亮,父亲刘亮起床去厅堂,路过刘健的房间,发现窗口还亮着灯。刘亮很吃惊,推门进去,发现刘健还在看书学习,便既疼惜又责备地说:“儿子,你咋恁刻苦啊?不要累坏了身子!”在父亲的反复催促下,刘健才熄灯上床休息。(如图)
天道酬勤,付出了辛勤努力的刘健学问日益增长,并得到乡邻的交口称誉,也使其在科举道路上不断取得佳绩。
明景泰三年(公元1453年),20岁的刘健进入县学学习,成为秀才。第二年,他参加了乡试。放榜之日,周围乡邻群集观望,看到刘健果然榜上有名。
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刘健考中进士,在由内阁与吏部会选庶吉士时,刘健以第一名的身份入选,进入翰林院。
明代的翰林院为养才储望之所,进入翰林院的人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给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翰林院虽然是“清水衙门”,但它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阶梯。因此,翰林院在明朝官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2 甘为“木强”人
庶吉士也不简单,是指朝廷在进士中选取有潜质的人。朝廷安排庶吉士们先在翰林院学习一段时间,根据表现再任命各种官职。
虽然庶吉士本质上只是预备官员,但比一般进士有更高层次的地位和待遇。首先,入选庶吉士后,按照规定,刘健等人与已授翰林院修撰、编修之职的本科状元王一夔、榜眼李永通和探花郑环,一同在翰林院中跟从学士刘定之、钱溥学习。其次,庶吉士在完成规定的学习后,可以直接授官职,而进士需要等待一定期限后才可授职。最后,从所授官职的级别来看,庶吉士更具优势。一般而言,当选庶吉士之后,都能成为翰林学士。其他进士或任职州府,成为推官、知州、知县等。
明代“翰林之盛,前代绝无”。自天顺朝(明英宗)以后,出现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现象。当时有“当选庶吉士,即被视为储相(候补宰相)”之说,可见庶吉士比普通进士享有更高、更特殊的地位。
事实正是如此,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九月,庶吉士学习期满,刘健被授予翰林院编修,这是庶吉士授职中职位最高的一级。
在明代,翰林院官员职务清闲,悠游自在,世称“玉堂仙”。十年寒窗,许多进入翰林院的人顿觉苦尽甘来,不再注重自修。刘健却不是这样,在翰林院学习期间,他丝毫不受周围浮华气氛的感染和影响,依然保持了早年在乡间求学时的那种勤勉和上进,潜心研习学问。众人很不理解,称刘健为“木强”(正直刚强)人。
正是靠着“木强”式的专注,刘健的学识日益增长,他求学致理的执着精神和积极致政的态度,也得到朝中重臣们的赏识。
3 伊洛为宗
洛阳理工学院教授翟爱玲认为,刘健的学问以伊洛为宗,持守“程朱理学”之旨。
刘健身处伊洛之学盛行之地,接触的思想理论自然是以“程朱理学”为主要内容。刘健“书非正不读”,“正书”指能够阐述天下“至理”,讲求“性理”之学,也就是关于天理人心的理学著作。他不仅爱读此类书籍,还喜欢深思、探究这些书籍中那种深奥、晦涩的所谓“义理”。
明初理学名儒曹端曾说:“学圣希贤,唯在存诚,则五常百行,皆自然无不备也。”刘健的字“希贤”恰能说明他对待理学的“存诚”之心。
从刘健从政46年来看,他并不是书呆子,而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聪明人。宋代二程特别强调“学者不可不通世务”“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
名儒薛瑄在求学致道的途径和方式上,也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薛瑄认为,自朱熹之后,理学之道已经很明白,很难再有创造性的论著,后学者只需要身体力行就可以了。
受薛瑄影响的刘健,在早年求学中就逐渐形成了其注重实践、倾向经世致用的思想意识。明代杨一清也认为:“公(刘健)之学,根极性理,以伊洛为师。”
4 交游名士
刘健的成长,离不开与洛中名士的交游和论学,尤其是洛阳名儒阎禹锡和白良辅。
阎禹锡比刘健年长8岁,自幼即以孝行闻名乡里。和刘健一样,阎禹锡也是天资聪颖、好学求理之人,从小喜欢读书,“日记万言”。阎禹锡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考中举人,后跟随薛瑄学习。他的明敏于识,践行于道甚得薛瑄赏识。阎禹锡最终成为薛瑄门下高徒,在他学成将归之时,薛瑄以“居敬穷理”相告诫。
白良辅,生卒年不详,洛阳人,他熟读经史,博览理学著作,学宗理学,享誉洛阳。白良辅和阎禹锡同为薛瑄弟子,然而,拜师之初,由于白良辅生性活泼,办事干练,雷厉风行,薛瑄拒绝收白良辅为徒。白良辅在薛瑄的门前长跪不起,最终打动薛瑄。
与温厚有余的阎禹锡相比,白良辅在政事上显示了自己的气魄。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他考中进士,官拜监察御史。他为政果敢,对于违法乱纪的权贵、豪强势力也敢于惩治打击,可谓“老虎”“苍蝇”一起打。白良辅出巡山西、陕西等地时,甚至出现了贪官望风解印的情况。
作为师兄弟,阎禹锡、白良辅在出仕之前经常在一起讨论学问,追求“性理之学”的刘健自然也欣然参加。
阎禹锡与刘健一起讨论理学宗旨,所见颇为投契,自此,阎禹锡便积极向乡邻们推荐刘健的学问,慨然说道:“伊洛渊源续有人矣!”
后来,急性子的白良辅却因理学思辨的问题与刘健产生了争执,两人不欢而散。第二天一大早,白良辅就跑来敲刘健的房门,向刘健鞠躬道歉:“昨天回去,我一直思考你的观点,到了半夜,才觉得你说得对。你的学问的确比我高深啊!”
三人行,必有我师。正是阎禹锡、白良辅和刘健在学问上相互切磋,他们三人的学问才共同长进,最终都获得“理学名臣”的美誉,三人同列“洛阳三贤祠”,成为流传后世的一段佳话。
(感谢翟爱玲女士和刘阳文先生对此文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