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8版:乐活·书坊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
焦点阅读
诺奖颁给女记者 纪实文学受关注
□记者 徐礼军

您喜欢读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吗?您对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怎么看?

有人发现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历史呈现出“阳盛阴衰”(获奖者女性明显少于男性)的趋势,有人发现了用英语写作的作家更易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规律”,有人则对“陪跑”数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次无缘大奖深表惋惜,还有人对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女记者身份很感兴趣。您从中发现了什么?

苦难历程

阿列克谢耶维奇(如图)出生于1948年,其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

阿列克谢耶维奇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曾当过记者,擅长纪实文学创作。她这次获“诺奖”,引发了人们对纪实文学的高度关注。

良好的文学功底加上独立的报导和批判风格,使其纪实文学作品独具一格。不过,她也因独立新闻活动而受到政府限制,代表作《锌皮娃娃兵》曾被政府列为禁书。1992年,当地的政治法庭对她进行审判,后因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的抗议而中止。她还曾被指控为中情局工作,电话遭到窃听,甚至不能公开露面。幸而有国际避难城市联盟协助,她才得以于2000年迁居巴黎,2011年回到明斯克居住。

代表作品

阿列克谢耶维奇已出版的著作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制男孩》《死亡的召唤》《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其作品在19个国家出版,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锌皮娃娃兵》《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和《我还是想你,妈妈》等。

《锌皮娃娃兵》是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著名翻译家高莽(笔名乌兰汗)翻译的这部作品在国内出版。后来,阿列克谢耶维奇随俄罗斯代表团访问中国,与高莽先生就《锌皮娃娃兵》有过一番交谈。

《锌皮娃娃兵》讲述的是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的事。阿富汗各派游击队逐渐结成联盟,同入侵者和阿富汗政府军展开了游击战。该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真实记录了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医护人员的血泪记忆,是20世纪纪实文学的经典作品。其中,一批20岁左右的青年人战死阿富汗的故事,令人触目惊心。

阿列克谢耶维奇看到的太多,其作品包含了太多的东西。她怀疑一切,并勇敢地说出她所看到的真相——令人不安、沮丧、困惑、质疑、痛苦的真相。在谎言大行其道的社会说出真相何其艰难,但她无所畏惧,这就是她成功的秘诀,充分体现了她作为女记者的胆识和智慧。

创作风格

阿列克谢耶维奇擅长从个人经历、机密档案以及从被忘却、被否定的资料中挖掘有价值的东西,以此创作出意义更加深远的作品。她关注的焦点永远是人,探索人的心灵世界,“写一部人类情感的历史”,成功地表现了一代人的茫然和恐慌,作品有触动人的力量。

此前,她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等。

有人说,她虽然没经历过战争,但是她通过采访,真实还原了战争的细节,写出了最真实的战争。

延伸阅读

112人获诺奖文学奖

从1901年至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100余次,包括2015年获奖者在内,总共有112人获此殊荣。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有7年未能成功颁奖。

用英语写作最易获奖

据媒体统计,用英语、法语和德语写作的作家更易获奖。截至2014年,文学奖111位获奖者中用英语写作的人最多,为27人,法语和德语均为13人,西班牙语和瑞典语随后,其余语言获奖人数都在10人以下,用中文、日语和希腊语写作的分别为两人。

唯一的中国籍作家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以“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获奖理由,捧回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奖牌。这是诺贝尔文学奖百年来首次把该奖项颁给中国籍作家。

阳盛阴衰

在文学奖的获奖队伍中,男性作者占大多数,是典型的“阴衰阳盛”。1909年,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获奖者。100多年来,仅有13位女性获此奖。

最年长与最年轻的获奖者

历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平均年龄为65岁。最年轻的获奖者是英国小说家、诗人鲁德亚德·吉卜林,在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还不满42岁。最年长的获奖者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在2007年获奖时已88岁高龄。

最出人意料的获奖者:丘吉尔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20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1953年,“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曾追授给1名瑞典作家

诺贝尔奖原则上不能颁给已去世的人,不过文学奖中出现了一次例外:1931年,该奖追授给了去世的瑞典诗人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这名瑞典诗人生前曾是颁奖方瑞典学院的成员,并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去世当年终获该奖。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