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高校内发生了多起相似的纠纷:一名学生以买手机、“刷业绩”为由借走同学身份证,多名大学生因此被追债。对此,众网友议论纷纷。
看过晚报报道,@猫的嫁衣义愤填膺:这不就是个骗子嘛!@lvming36觉得这事儿不好定性:到底属于诈骗还是经济纠纷还不好说,关键是先要找到当事人。
说起在校园里上的当,@等待云彩的石头深有体会:大学时,少说也有一两千块钱花在假货、黑中介上,得出的经验就是——多问、多琢磨,再掏钱。@我是光头强year提醒:小心老乡坑老乡,关系再好也得多长个心眼儿。@鸿雁滑翔总结:一不要纠结于“人情”,二不要意气用事,积累社会经验也是要交“学费”的。
校园是个小社会,眼下,这个小社会还越来越向“大社会”靠拢。“眼下校园诈骗、纠纷事件越来越多,不想些法子管管是不行了。”@樱桃初心的感慨道出了小伙伴们的心声。对于校园诈骗频发的原因,@江西青年张敏作了如下分析:校园市场消费能力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缺乏监管。@清风梨花建议家长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不能生活费一给就不管了,该唠叨还是得唠叨。
然而,指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都练就一双慧眼也不现实,在@红花有意看来,关键还是要有制度保障。@千山寒接过话茬儿:校园原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各种章程都是围绕教育而定的,现在学生兼职、做生意的多了,也该多出台些有针对性的规定。@K-Scofield问道:学生在校受伤了,学校要负责;学生在校遇到诈骗,学校是不是也有责任?
至于具体方法,@陆秀红1认为应加强对校园代理的管理:现在很多商家都在推广学生代理,但有些学生代理本身就是受骗者,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兼职、代理的登记和审核。@喊我黄三金则说:对商家的准入门槛也该再高些,要是谁都能来分一杯羹,那不就全乱套了!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