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关注健康、从众心理、孤独寂寞、判断力变弱,只有搞清楚老人的这些弱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防骗教育。
父亲患有糖尿病,八年来,热衷参加“健康讲座”,并购买了大量保健品,但他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还陆续出现多项并发症……儿子苦劝无效,忍不住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日前,刊登在晚报上的这封信值得很多人带回家给父母念一念,因为真的有很多老人对“神奇”的保健品心存幻想。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受骗?为什么儿女苦劝不仅没效果,还被当成不孝子?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咱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行动,把父母从满脸堆笑、嘴比蜜甜的骗子那边拉回来。
你有没有发现,不知从何时起,父母变得特别关心身体健康?年轻人要忙工作、忙孩子,老人相对清闲,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变得越来越差,健康成了他们的生活重心,他们想延年益寿,不想给儿女添麻烦。不得不承认,那些推销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的,比咱更“关心”老人,对老人的心理理解得相当精准。
当然,也有许多老人并不真的相信那些保健品的“神奇”之处,可搁不住从众心理的影响。老伙伴儿去了,老邻居也去了,他们都说好,自己也去看看吧。结果,一到现场,那气氛火热得,那推销员热情得……脑子禁不住就跟着热了。
人普遍有这样的心理,自己试了,不管好不好,都想让别人也试试。于是,推销员们多了一批帮手、说客。能获得这样的帮助,有赖于他们足够的热情、贴心,一口一个“叔叔”“阿姨”,叫得可亲了,放得开的连“妈”都喊上了。
其实,也不能埋怨老人爱去凑热闹。他们太孤独寂寞、太需要关怀,推销员的热情才会那么管用,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儿女们一劝,老人就板起脸,觉得亲生的孩子还不如推销员孝顺、贴心。洛阳话说老小老小,意思就是说人老了反而像个孩子似的,既倔强又不懂事。
总之,过于关注健康、从众心理、孤独寂寞、判断力变弱,只有搞清楚老人的这些弱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防骗教育。比如,多抽时间陪老人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多给老人提供优质的健康资讯,并有意识地用媒体曝光的案例提醒老人;最好给他们找些事情做,充实他们的生活。
忍不住多想一点儿,保健品、医疗器械诈骗为何如此嚣张?正是因为他们盯准了目前违法成本低、监管有漏洞、执法力量薄弱的现实,认为只要没人举报,就无人追究……其实,我们不也接到了好多诈骗电话?不少人会用手机软件标记、举报这些电话号码,之后若有人再接到来电,发现是被很多人标记的号码,就知道对方是骗子了。如果那些骗人的保健品店也能被“标记”,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