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带着父亲来洛阳上大学的“孝心男孩”赵德龙吗?昨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二学生赵德龙和父亲搬到了学校为他们精心准备的“爱心小屋”里住,结束了在校外租住的生活。以后,赵德龙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方便了。
父子俩结束租房住,住进“爱心小屋”
去年11月,本报相继以《20岁“孝心男孩”带着父亲上大学》《“孝心男孩”给晚报读者写感谢信》为题,报道了身患小儿麻痹症的赵德龙带着患有脑血栓的父亲来洛求学的故事,他和父亲的生活牵动着大家的心。
当时,由于学校里没有合适的空宿舍,赵德龙只好租住在校外,每天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往返学校和出租屋之间。虽然学校对他进行了资助,但每月七八百元的开销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去年年底,学校经多方努力和协调,为赵德龙在学校嘉园3号宿舍楼1楼腾出一间宿舍,挂上了“爱心小屋”的标牌。昨日上午,该校师生将赵德龙和其父亲接到了宿舍。
住在校园里,生活学习更方便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爱心小屋”。赵德龙笑着说:“宿舍的柜子都是新的,有独立的阳台和卫生间,还有暖气,这可比我在校外租住的屋子条件好太多了!”
记者注意到,赵德龙把两张床并成一张大床。他说,他晚上打算和父亲睡在一起,这样更方便照顾父亲。“回到学校住,虽然不能做饭,但食堂就在宿舍斜对面,想吃啥都能在那里买到,价钱还比在外面吃便宜。”赵德龙说,学校不仅免了他的住宿费,还把他们安排在宿舍楼的1楼,生活更方便了。
赵德龙的父亲赵汉坤说:“以后孩子再也不用为我来回跑了,省下的时间能够好好学习。如果他学不好,我就不让他管我了。”其实,看着儿子每天忙前忙后的样子,赵汉坤怕耽误他学习,心有愧疚,但也有说不出的高兴。“我对他有信心!”赵汉坤说。
“孝心男孩”赵德龙带父上学的故事经本报报道后,引来社会爱心如潮。令人钦佩的是,赵德龙婉拒了爱心人士的帮助。去年12月,赵德龙通过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栏目,为自己找到了一份网站编辑的兼职。“我打算考上研究生后,学习之余做兼职,靠自己的力量多赚钱给父亲治病,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赵德龙说。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程光耀表示,今后将尽力帮助赵德龙,助他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