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会”,犹如一挂吱吱扭扭的牛车,踏着不变的点儿从传统的深处不疾不徐地向现代走来。农人说,赶会去。于是,四乡八村的人们涌向集会,似乎真有根无形的鞭子在空中挥舞,把赶会的人们从东“赶”到西,从南“赶”到北……
会,其实是乡村地域集中的贸易点,是农耕社会密不可分的附属物。我曾仰望星空,幻想远古时期的会,是否就是各人把各人收获的实物,肩挑背扛地带到大家都认同的地方,进行交换?斗转星移,会的形式也经历了与时俱进的转换,不变的是赶会的人,是追求富足、幸福生活的人们!
下乡的时候,我也曾去赶会。老人抚一把满是皱褶的脸,告诉我说,麦收秋收前的会大,人多。老人狡黠地一笑,接着说,冬闲了,腊月了,会更大!诚如斯言,年前的几个会就是大。有会的乡镇,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市声更是鼎沸;百货摊服装摊早已搭好了棚子,花红柳绿地从街头延伸至街尾;香味缭绕的饮食小摊,就数水煎包摊前人多,男人在后一手托面皮一手填馅,小媳妇在前当炉,掀开小磨盘样的锅盖,一团白雾忽地腾起。食客们的眼睛,不光盯向了平底锅中焦黄的水煎包,更是盯向了那葱样的人儿。牲口市场有草粪味儿,却相对安静,交易双方老练地掰看牲口的牙口,手伸进对方的袖笼无声地交易。还有戏台子,台上是疯子样地唱,台下则是傻子样地伸着脖颈看……
如今,我们就踏着腊月去赶会。
腊月的会,满街都是喜庆。红的灯笼,红的招贴,红的绢花,红的对子,一位卖手工鞋的老太太,也穿了一身大红袄。她脚下放着一针一线缀出来的虎头鞋,瞪着虎眼,张着黄线缀出来的大嘴,奓着白须,讨人喜欢。她的旁边,有一个时髦的年轻女子,卖着五彩缤纷的围巾等。一老一少,亦现代亦传统,也算相得益彰。也有伫立于人流之中的汉子,举着一“树”的糖葫芦,深红的、浅红的,亮晶晶泛着光地诱人。有的商家竟把红色的被罩床单一一挂起,把自己的摊位布置成红色的殿堂。逢会必有佐料摊,鲜红的辣椒,深红的八角,褐色的陈皮,淡绿的小茴香,还有黑木耳黄腐竹白银鱼,好似连颜色也随着浑厚的味道进入人们的嗅觉味觉,过年煮肉大锅里飘出来的醇香也跟着飘到了面前。
专门有一群赶会的人。各个乡镇的会期,他们都是知晓的,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地印在脑子里。场子需要早点儿去占,天还没亮,他们就已经拉七杂八地摆开了场子。一大摊子的铁具,七八类百余种商品,都是家家离不了的小工具,每一个会每种能够卖出一两件,就算是大收入了;有人把面包车稍一改造,装上做膨化食品的烤箱烤炉,现烤现卖,很受欢迎;卖焦花生的小伙子,原来是用嘴吆喝的:“焦花生,老是那个焦,焦哩跟那啥样的……”现在不吆喝了,手写在纸板上的广告语“老香,老香,就是香”,也使人会心一笑。其实,现在也没人吆喝了,改成电喇叭声嘶力竭地轰炸着人们的耳膜。集市一角,还有卖戏曲歌谣碟片或者打印手机照片的电脑,围着的男男女女不少哩。
突然看到了“钉秤”的摊位,只一家。大秤小秤也算是琳琅满目,细小的药秤,秤盘和挂链都是铜做的,闪现出金黄色的富贵。摊主坐在那里耷蒙着眼,仿佛集市的喧嚣与他无关。我与他攀谈起来,他才认真地说,尽管有了电子秤,但杆秤在乡村仍然大有市场……杆秤啥质量?最好的料是檀木,其次是楠木,而后是枣木、硬木、杂木等。越是细小的秤杆,料的质量越好。摊主脚下的檀香木工具箱,四边都磨出光滑的边角,可是有年月的了。被现代的“会”边缘化的,还有木制的坐婆、柳木捏制的小椅子、细高粱秆做的排子,大多被塑料或金属制品替代。卖小椅子的老者说,小椅子做来不易,需要把做成型的柳木水煮火烤,增强其韧性,才能将肩背处折过来。可惜,这些东西现在不值钱了,孩子们都不愿意做,外出打工比这个来钱快。昔日集市的骡马牲口市场怎么没有了?人们告诉我,没有了,都没有了。现在有了机械,种地、运输谁还用牲口呢?牲口市场也就没有了。随着新农村社区的发展,超市渐渐变得无处不在,“集”和“会” 的象征意义也渐渐大于现实需求。
腊月的会,既热闹又实用,一切过年需要准备的东西,都可以在会上找到。于是,新春的大年,便在乡镇腊月的会上拉开了序幕……